民眾防疫待在家 上半年假投資詐騙案暴漲9成

記者李依璇/台北報導

國內今年5月中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民眾長時間待在家,頻繁透過網路及手機接收各類訊息,導致接收詐騙訊息及來電頻次增加。刑事警察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假投資報案民眾人數較去年同期比較增加93.23%,顯示被害情形持續遽增,且平均年齡區間以30-33歲為最多;另以網路投資詐騙為最大宗,標的內容多為「虛擬通貨」、「外匯期貨」或「博奕遊戲」等。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刑事局。(圖/記者李依璇攝影)

刑事局指出,歹徒透過社群網路散布投資訊息,抓準民眾短期回收高額利潤的投機心態,誘使大量加碼投注,最後想領回款項時遭藉故拖延,關閉投資網站或APP,被害人才驚覺受騙,損失動輒上百萬。

刑事局進一步說明,網路投資詐騙手法共有四項步驟:一、歹徒最常在臉書、YouTube或IG散布「防疫在家賺錢」「高獲利免出門」等標題。二、吸引想了解內容的人加入LINE好友,此時歹徒隨即提供一組投資平台網址或APP下載連結。三、告知先以1000元轉帳或超商繳費方式當作小額本金試做投資。四、最初過程可看見獲利金額,歹徒再以本金越多獲利越高的話術,誘使加碼投入大量款項。當要領回獲利(出金)時,卻遭客服聲稱需先扣稅或繳納保證金,後續網站或APP即無預警關閉,才驚覺受騙。

刑事局 詐騙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