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程正邦報導

▲關羽(右)和趙雲都是蜀漢五虎上將,武藝超群。(影視圖/翻攝百度百科)
關羽和趙雲作為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兩人的戰績和能力都十分出色。他們勢均力敵,結局卻大不相同,為何關羽兵敗時,將士們全數逃跑。趙雲兵敗,卻沒有一個人棄他而去?這得從兩個人的性格和經歷說起。
關羽作為劉備的義弟,也是蜀漢最早的三個創業者之一,他剿黃巾賊、討董卓,虎牢關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連當時天下最強大的兩個諸侯袁紹、曹操都想招攬他;關羽還親自得到皇帝授予漢壽亭侯的爵位,這份尊榮自然讓他高人一等,平時喜歡以侯爺自居。

▲關羽個性孤傲,連老將黃忠都看不起,得罪許多人。(影視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再者關羽性格十分傲氣,情商也低。靡芳作為徐州富家子弟,雖然做事能力有些欠缺,但身邊資源無數,給劉備集團的幫助也不少。但關羽卻認為靡芳能做後勤主官只是因為裙帶關係,不論在什麼場合,輕蔑之情都顯露在臉上。
而且關羽打仗從來不會珍惜將士們的生命,更不會體卹將士們的艱難和感受。所以當他還如日中天的時候,將士們不會有其他想法,畢竟在他這裡都得到了利益。但當他走下坡路之後,特別是他兵敗時,將士們就不會顧及他的安危,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後全都逃跑。
而趙雲作為槍神傳人,長年修行的他在師父這裡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而且為人也謙和。雖然同樣很早就在河北認識劉備,但當時兩人並不是上下級關係,後來趙雲投奔劉備,初期沒有機會獨自領兵,只是擔任劉備親衛隊的角色,只到後來劉備看見了趙雲在長坂坡的無敵表現,才讓他插手軍務。

▲趙雲血戰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斗的故事傳誦千古。(影視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而且趙雲喜歡身先士卒,不論打硬仗或攻城戰,他總是第一個衝在最前面,將士們都很服氣,最重要的是他不爭功,把榮耀歸給下屬。趙雲晚年時,魏國大軍集結兵力要打敗蜀軍,在兵敗之際,趙雲命令士兵們護送諸葛亮還有傷者先行撤退,自己負責斷後,給蜀軍爭取到了很多時間,把損失降到最小。戰後諸葛亮要賞賜他,趙雲說這是自己應該做的,要賞賜的話,不如賞給有功的士兵,令手下們更死心塌地跟隨他。
關羽和趙雲兩人戰功一樣,卻因為性格不同,結局同樣也大不相同。一個如日中天之際居然兵敗被殺、身首異處;另一經歷大大小小上百場戰爭,老驥伏櫪依然可以善終。這樣巨大的差異,完全驗證了「性格決定命運」這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