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搜中心

▲地獄蟻(Vulcanidris)與各種古生物共存於1億多年前的生態系中,牠那宛如鐮刀的顎骨可刺穿獵物。(圖/Shutterstock)
科學家近日在巴西東北部發現一塊距今約1.13億年的石灰岩化石,其中保存著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螞蟻遺骸。這種螞蟻命名為Vulcanidris cratensis,屬於早已滅絕的「地獄蟻」類群,該物種因其具備能刺穿獵物的鐮刀狀顎骨而得名,展現出早期螞蟻驚人的掠食能力。
這項發現由聖保羅大學動物學博物館的昆蟲學家萊佩科(Anderson Lepeco)領銜進行,並於4月24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期刊。萊佩科指出,這是目前地質紀錄中已知最早的螞蟻化石標本,也是首次在岩石化石中發現地獄蟻,以往的紀錄多來自琥珀中封存的樣本。「我們發現的Vulcanidris,不但顯示出顯著的解剖特徵,更具備與現代螞蟻截然不同的捕食策略。」他強調,這一高度特化的結構挑戰了過去人類對昆蟲演化速度的理解。
Vulcanidris體長約1.35公分,為中等體型,擁有發達的翅膀與與黃蜂相似的螫針,使其具備極佳的飛行與攻擊能力。最特別的是其獨特的下顎結構,能上下運動來捕捉並穿刺獵物,與現今大多數左右運動的螞蟻下顎形成對比。萊佩科形容,一般人若未經訓練,極可能會將這種古老螞蟻誤認為是某種黃蜂。
根據研究團隊推測,這隻Vulcanidris螞蟻比此前發現、保存在法國與緬甸琥珀中的最古老螞蟻標本還早了約1300萬年。這項發現將螞蟻的演化起源往前推進,支持螞蟻最早可追溯至1.68億年前的分子生物學推測。儘管屬於遠古類群,但Vulcanidris已經展現出對特定掠食方式的極高適應性,證明複雜行為的形成遠比原先預期來得迅速。
這塊化石來自巴西塞阿拉州克拉圖地層,早在20世紀80或90年代就被開採出土,過去屬於私人收藏,約五年前捐贈給聖保羅博物館。其保存狀況異常良好,提供了難得的研究機會。科學家表示,Vulcanidris生活於白堊紀早期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生態系中,與蜘蛛、蜈蚣、千足蟲、甲殼類、爬蟲類以及飛行爬行動物翼龍共同棲息,同時也與早期鳥類及羽毛恐龍如烏比拉哈拉共處於同一時代。
透過這次發現,地獄蟻這一消失已久的掠食者再度現身於人類視野,為了解螞蟻起源與演化提供了重要線索,也讓科學界重新檢視昆蟲在恐龍時代生態中的角色與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