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台灣人工時長、工作繁忙,外食人口比例高達 7 成,遠勝於亞洲日、韓各國。不只外食,現在更進入「家務拋棄時代」。打工平台「打工趣」近日進行《家務外包需求調查》,發現逾 6 成民眾曾使用或考慮家務外包服務,大至家庭清潔、長者/兒童陪伴,小至遛狗、倒垃圾等瑣碎家務。

▲逾6成民眾曾使用或考慮家務外包服務,大至家庭清潔、長者/兒童陪伴,小至遛狗、倒垃圾等瑣碎家務。
調查顯示,62.9%受訪者曾經考慮或使用過家務外包服務,未來一年內表示考慮或預期將使用者更高達79.2%,每月實際或願意花費平均為3,065元,隨年齡上升,平均願意花費明顯提升,顯示家務外包已成為穩定支出項目。
深究「家務拋棄時代」的背後原因,58.8%的受訪者表示因工作繁忙,無法兼顧家務。此外,家務外包的動機也與「心理負擔」、「家庭關係」與「生活品質」密切相關,近三成(29.4%)受訪者選擇外包是為了避免家庭衝突,另有46.4%希望減輕情緒壓力、38.3%期望提升生活品質,顯示外包已不僅是效率選擇,更是現代家庭追求和諧與餘裕的重要策略。

▲選擇/考慮將家務外包的原因。(圖/平台業者提供)
年齡分析也顯示:
45–54歲 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負擔壓力,同時擁有穩定收入與成熟家務安排意識,為現階段實際使用意願最強的族群,該族群每月平均花費達5,900元,相較整體高出近92.5%,顯示其為目前最具消費實力的外包主力族群。
25–44歲 處於職場高峰與家庭組成期,面對時間不足與家務負擔雙重壓力,展現出最高的考慮與支付意願,是家務外包趨勢的主要驅動力。
18–24歲 雖然實際使用率偏低,但對數位平台與彈性服務習慣度高,有近7成表示考慮未來使用,顯示出年輕世代對家務外包的高度潛在需求。

▲是否曾經選擇/考慮家務外包。(圖/平台業者提供)
家務外包的服務已全面拓展為三大類型:家庭清潔、生活瑣事與情緒性照護,各自反映出生活壓力在不同面向的轉移。其中,以家庭清潔服務的需求最為強勁,高達80.1%的受訪者曾考慮或使用過相關服務,包括居家清掃、家電除蟎及浴室清潔等,顯示實體勞動依然是多數人優先選擇外包的項目。
除了傳統的清潔工作,越來越多民眾也將日常瑣事交由外包平台處理,例如:搬家/倒垃圾(40.8%)、跑腿/代辦(21.3%)、洗/曬/折衣(12.3%)、園藝/草皮修剪(5.8%)。這些需求的出現反映出生活大小事全面外包化的趨勢,服務內容也日益多元,不再侷限於傳統定義的家務範疇。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情緒性勞動的外包化。調查顯示,長者陪伴服務以20.1%的比例位居第四,並呈現持續上升趨勢;此外,兒童陪玩(14.3%)與遛狗/寵物陪伴(9.7%)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這類服務涉及情感連結,過去常被視為最難以外包的家庭責任之一,如今則逐漸被年輕與中壯年族群轉移出去。此現象不僅反映出家庭照護壓力的轉化,也象徵陪伴與照顧角色的轉變—不再是特定家庭成員的專屬責任,而是一種可以合理委託、專業執行的服務形式。

▲曾使用/考慮哪些家務外包服務。(圖/平台業者提供)
打工趣執行長林偉立表示,市面上已有許多家事服務平台,然而仍然無法滿足「高價、不彈性、叫不到」三大消費者痛點,因此推出「家務外包專區」,期望打造更貼近用戶生活型態的彈性工作平台,讓每一份生活壓力,都能被合理分工、專業處理。也透過家務外包的分工,帶來更多彈性工作機會與提升中高齡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