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宜君/台北報導
于朦朧墜樓離世,由於案情疑點重重,引起網路輿論持續發酵。(圖/翻攝自于朦朧微博)中國男星于朦朧9月11日離世,由於案情疑點重重,引起網路輿論持續發酵,曾在微博擁有800萬粉絲的科普網紅李汀,近期在YouTube頻道《汀見》以「于朦朧之死:新一代年輕人的真相叩問」為題,對此案提出看法,強調關鍵並非粉絲的「盲目追星」,而是官方信用長期透支、訊息不透明。
李汀指出,于朦朧死亡後,官方發布訊息的順序異常,最先由已註銷的工作室代替警方傳遞死訊,接著死者母親出面「闢謠」。(圖/翻攝自李汀-汀见YT)李汀指出,于朦朧死亡後,官方發布訊息的順序異常,最先由已註銷的工作室代替警方傳遞死訊,接著死者母親出面「闢謠」,主動承擔穩定輿論的角色,最後,北京警方才姍姍來遲發布警情通報,內容並非針對調查結果,而是針對造謠行為進行處理,讓輿論質疑官方是否將死者視為一個需要尊重的生命。
官方通報聲稱經過現場勘查、法醫檢驗、訪談及監控調取等程序,但連簡單摘要都未公開,卻發佈抓獲造謠者。(圖/翻攝自李汀-汀见YT)根據李汀分析,官方通報聲稱經過現場勘查、法醫檢驗、訪談及監控調取等程序,但連簡單摘要都未公開,最早爆料者已指出警方快速排除刑事嫌疑,從事件發生到消息公布僅五小時,令人質疑是否能完成完整酒精、毒理及藥物檢測,並取得可信的證詞,李汀提醒,刑事責任不僅限於謀殺或故意傷害,在實務中也存在「間接刑事責任人」,即便死者表面上自傷或自殺,若受到勒索、逼迫或其他外在因素影響,仍可能涉及犯罪責任。
于朦朧案特別引人注目,原因在於官方信用長期透支、信息治理懶惰且傲慢,正式公告缺位、調查不透明所致(圖為李汀)。(圖/翻攝自李汀-汀见YT)過往名人突然死亡時,謠言頻繁,但于朦朧案特別引人注目,原因在於官方信用長期透支、信息治理懶惰且傲慢,正式公告缺位、調查不透明、結論缺乏說服力,使得資訊空白過大,民眾只能依靠揣測填補,這才造成大量陰謀論滋生,李汀指出,官方對於粉絲群體的動員能力仍存戒心,驚覺年輕粉絲能量甚至超過「反對者」,因此對輿論施加高度管控,她強調,對于朦朧的粉絲與關注者而言,他們的抗議與追問不應被一概視為盲目追星,而是一種對真相的堅持,以及對官方敷衍態度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