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林瓊玉報導
今(6)日為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除了月圓、人團圓外,在臺灣民間信仰中亦是土地公的得道日,為土地公三大聖誕日之一。全台各地土地公廟紛紛舉辦酬神、補財庫、祈福儀式,今年特別的是,中秋節與傳統曆法中的「天赦日」恰逢重疊,被民俗界視為罕見的三喜臨門。祈願、補財與轉運的能量被認為格外強盛,也使得今年各地廟宇的香火特別鼎盛。
土地公被認為是財神之一。(圖/寶島神很大)土地公在民間信仰中有三個主要祭祀日,俗稱三大聖誕:
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又稱「頭牙」。
農曆八月十五:土地公得道日,正逢中秋。
農曆十二月十六:年終「尾牙」,為酬神感恩日。
民俗專家指出,祭拜土地公時選對供品能加倍開運。「麻糬、花生、米酒」被視為三大開運象徵,其中,麻糬代表「黏財黏福」,象徵財富與福氣不散;花生寓意「生生不息」、「剝殼開運」,期望事業與健康節節上升;而米酒象徵「長長久久」,在祭拜時用以敬神與淨化,帶來平安順利。
供品準備麻糬可以黏到財運。(圖/寶島神很大)除這三項外,甜糕、月餅、鳳梨、柚子等水果亦為常見供品,分別象徵團圓、興旺與祈福。傳統上祭品多以單數為佳,如三樣、五樣,寓意陽氣旺盛、吉祥圓滿。
在農村地區,仍保存土地公習俗。有一句話:「田頭田尾土地公」這句俗諺,也代表土地公會守護農作物、庇佑豐收。農民會以竹桿或芒草綁上香紙插於田間或廟埕,象徵土地公持拐杖巡視、驅邪守護,也被視為祈求豐收與平安的重要儀式。
土地公拐。(圖/寶島神很大)此外,民間認為土地公所持的法器各有寓意與象徵,信眾可依個人職業與願望選擇廟宇或神像祈福。
1.手持元寶,代表招財納福,最適合從事商業、理財、行銷等行業者祈願。
2.手持如意,則象徵吉祥與權威,常被視為求功名、公職、考試順利的象徵。
3.手持拐杖,則寓意巡守護民、開拓前路,特別適合經常奔走外務、從事土地與田野相關工作的信眾參拜。
土地公手持的法器有不同象徵。(圖/寶島神很大)民俗老師提醒,祭拜供品講究的是心意,不在昂貴。若能以誠敬與感恩之心進行祭祀,再配合日常行善與節制,才是真正的開運之道。中秋之夜,仰望明月之際,也別忘向腳下土地致敬,感謝守護與滋養萬物的力量。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