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健康
▲(圖/翻攝自每日健康)
日常中難免有分離時刻,有得人可以適應,有得人則會開始焦慮、不安、甚至出現生理不適等分離焦慮的情況。心理學專家林仁廷諮商心理師表示,分離焦慮可往前追朔原因,並透過良好的觀念及方式重新建立信心改善,讓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更能獨立且自在。
為何會出現分離焦慮?心理師指2大常見可能。
林仁廷心理師表示,分離焦慮一詞,起初是源自於孩童離家或與照顧者分離時的擔心與痛苦,他們會出現不敢入睡、惡夢、頭痛等各種身體不適,感到無依無靠、害怕自己一個人。這樣的擔憂一般而言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因為明白父母的愛一直都在,這逐漸形成信任及安全,並成為耐受未知及向外探險的磐石。
相反的,若長期缺乏信任、安全感的人,長大後便容易形成「成人分離焦慮」。長期被忽略照顧的孩童,容易信任感及安全感不足,「自我概念」不易養成,也就容易沒有自信,便會需要靠他人的肯定評斷自己做得對、做得好,也會更進一步形成「我必須要有用,才會被愛」的討好觀念。
也有一種情況,是成長歷程當中不懂得如何處理負面情緒,父母也沒有良好的示範,因此在遭遇挫折時不是衝動就是壓抑,情緒未妥善處理,心裡的聲音就無法被聽到,孤單感就會更強,最後轉而尋求他人撫平情緒。不論是何者,都影響著當事人的身心發展。
分離焦慮常見行為、特質,心理師:身心都會受到影響!
林仁廷心理師表示,成人型分離焦慮者的特質,在人際上的表現,常會顯得缺乏界線、渴望肯定、順從他人、委曲求全等,而一旦出現距離,例如分手、短暫分離、對方表現冷漠等,便會開始感到緊張、自我譴責,心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什麼,或是會開始想像被拋棄的可能,會讓自己感到害怕,嚴重時甚至出現心悸、呼吸急促、身體不適等恐慌症狀,並越想越陷入焦慮、哀憐及害怕的情緒中。
一旦這樣的情緒出現,接下來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影響,甚至不斷擴大,例如焦慮失眠、暴飲暴食、食慾不振、消極被動、動輒得咎等,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逃避現實、甚至影響上班效率及生活作息,進入無止盡的惡性循環中。
為了逃避這樣的感受,常見會透過各種方式撫平,例如過度依賴或討好,或者是纏著對方希望能讀懂需求,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反而和對方越來越疏遠。又或是融入團體與大家狂歡,藉此逃避面對自己的情緒。也有人會以酒精、藥物等傷害自己的方式撫平不安。不論對生理、心裡都是一大負擔。
真正解除分離焦慮,心理師6招有效改善!
改善分離焦慮,不少人會建議培養興趣、多和朋友出去走走等,轉移注意力,聽似有道理,但效果往往差強人意。林仁廷心理師表示,首先可先了解害怕孤單是非常正常的,人類本就無法單獨存在,需要連結及歸屬,但這並非出自於討好或依賴,而是建立在自己穩健的安全感及信任感,這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光靠興趣轉移注意力雖有幫助,但只是一時,無法消除孤獨感,重要的是自我建立起穩定的根基。
因此建議除了列出求援朋友清單、培養興趣等短暫應急的方式,可從「無利益關係」的團體中開始培養,例如社區大學、興趣課程等,投入興趣、互相凝聚、單純互動的團體,有穩定接觸且單純互動,藉此習慣並了解,關係中不必討好且自在。若還是感到害怕,也可先以良好的信仰或飼養寵物為對象,尋找被陪伴的感覺。
另外,內在也需學習「自我照顧」,告訴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可以照顧自己過去未被滿足的「內在小孩」,並了解自己並不是被拋棄,而是只是沒被注意到或被關心到而已,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得顧,無法任何事情都照顧得到位,因此也更不必遇到負面情緒便自我譴責。
安全感除了自行建立根基,若有伴侶,也和伴侶的行為息息相關,建議雙方練習「直接溝通」,與對方清楚且友善的表達自己的合理需求,並盡量事情告知,或是事後解釋,逐步建立起信任和尊重。
除此之外也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師協助,諮商關係就是個練習溝通與信任的良好機會,心理師會塑造安全氛圍,有效的討論關係並修復及建立,常見的方式如探索過去,了解情緒及需求從何而來,提供認知行為治療等,幫助接納情緒,進而建立起安全感及信任感,便有助解除分離焦慮。
延伸閱讀>>>
更年期42歲就開始? 藥師點名「5大情況」是更年期前兆
https://bit.ly/3BWgz7O
不尋常!吃「家鄉味」惹禍? 北中南6縣市齊爆18泰國移工A肝群聚
https://bit.ly/3JlZJ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