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三年一度的「2023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以「石宇宙」為題,透過多元面向讓大家重新探索石頭的材質,看到石雕藝術創作的能量。然而藝術季主軸活動雖於10月底閉幕,但石雕精神與創作光芒有如能量不滅,持續在花蓮綻放吸引來自各地旅人的目光。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是臺灣首座石雕專題博物館,推廣石雕文化,並成為臺灣與世界各地石雕文化保存、研究、展示、教育及資訊交流的中心,主題特展《心形之爆》及戶外創作營文件展《行星取樣》持續在館內展出至12月24日止,策展人胡朝聖以當代藝術展形式,展出14位來自臺灣、中國、南非、日本、南韓等藝術家對於石雕或石頭材質跨越世代的多元觀點和嶄新想像,帶領觀眾跳脫原先對於石雕藝術僅限於「敲打雕刻石材成為作品」的概念,歡迎民眾踴躍參觀,把握這一期一會的相遇。
▲花蓮石雕藝術季精采回顧影片出爐,主題特展《心形之爆》續展至12/24。(圖/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戶外創作營》10位國際石雕藝術家們所完成的大型創作,也於閉幕後移置花蓮各地融入風景之中。其中相隔22年再訪花蓮的法國石雕藝術家珍保羅.查伯萊斯(Jean-Paul Chablais),為花蓮帶來創作《心靈與物質》設置於富里火車站前,成為過往旅客的目光焦點。保加利亞艾奔娜.米艾洛娃(Albena Mihaylova) 也在九年前,隨丈夫參與過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也因此愛上這片土地,這次帶來作品《門》設置在太魯閣布洛灣管理站,期盼觀眾能夠透過門,自由穿梭意念,感受花蓮傳統文化與國際間的融合。
▲花蓮石雕藝術季精采回顧影片出爐,主題特展《心形之爆》續展至12/24。(圖/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其中3件作品設置於花東縱谷鳳林遊憩區,包括法國文森特.博菲斯(Vincent Beaufils)作品《無限的運動》。源自大自然以流線造型象徵物質與非物質世界間的流動,如同花蓮景緻與人文環境相互牽引。二度造訪的德國拉斐爾.貝友(Raphael Beil)作品《動態轉換》設計靈感也是來自大自然,傳達著單一元素獨立存在很簡單,但當組合在一起能成就我們習以為常的不平凡。伊朗貝南.阿卡賓.莫漢洛(Behnam Akharbin Moghanlou)作品《太陽》更是回歸大地在此迎向日出,隨著陽光不同的照射角度,不斷改變風貌,與洄瀾的光影永恆共舞。
▲花蓮石雕藝術季精采回顧影片出爐,主題特展《心形之爆》續展至12/24。(圖/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作為本屆戶外創作營基地的花蓮縣文化局-你來廣場,則有保加利亞茲德拉夫柯.茲德夫拉科(Zdravko Zdravkov)作品《無重力》、伊朗赫達雅特.薩萊伊(Hedayat Sahraei)作品《樂器》以及義大利法蘭西斯柯.馬索塔(Francesco Mazzotta)作品《氣息的舞動》、義大利瑪林諾.普羅斯佩羅(Marino Di Prospero)作品《成為動力》及德國羅蘭.霍夫特(Roland Hoeft)作品《動態關係》,也都融入風景,成為花蓮的一部分。
▲花蓮石雕藝術季精采回顧影片出爐,主題特展《心形之爆》續展至12/24。(圖/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花蓮石雕藝術季精采回顧影片出爐,主題特展《心形之爆》續展至12/24。(圖/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本屆主題「石宇宙」,也象徵著花蓮過去這28年辦理石雕藝術季的努力就如同自成一格的小宇宙,不僅表達了自我,也無邊容納了如繁星點點各種石雕的想像和創意。活動圓滿落幕後,大型石雕創作融入花蓮風景,為留住美好回憶,花蓮縣文化局也將活動中的珍貴畫面剪輯系列回顧影片,包括主題特展、戶外創作及各活動精采花絮並收錄策展人及藝術家在花蓮駐地創作的心得訪談,讓大家持續感受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予人的熱情與感動。
#主題特展篇 https://youtu.be/T-k2R2qwfII
#戶外創作營篇 https://youtu.be/5DUMA472YcU
#精采回顧篇 https://youtu.be/0TGi-nrwH6g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花蓮 #石宇宙STONEVERSE #心形之爆
#SYMPOS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