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日月潭水位持續下滑,「九蛙疊像」已有7隻青蛙露出水面。(翻攝畫面)
日月潭著名景點「九蛙疊像」,之前因為中部大缺水,九隻青蛙全部露出,近日日月潭水位持續下滑,「九蛙疊像」已有7隻青蛙露出水面,潭區底部泥沙淤積也逐漸浮現,引發民眾擔憂可能限水。
據《自由時報》報導,目前水位約為746公尺,距離滿水位748.48公尺已下降超過2公尺。負責管理日月潭水庫的台電表示,近期為因應一期稻作進入抽穗期,配合農業灌溉需求進行調度放水。隨著5月下旬農業用水高峰過去,加上梅雨季降雨補注,預期水位將可回升穩定。

▲九蛙疊像是日月潭著名景點,可用來觀測水位變化。 (圖/翻攝畫面)
台電指出,儘管水位下降導致部分潭區岸邊裸露,但日月潭蓄水率仍維持在86%左右。雖偶有因發電調度導致蓄水率短暫低於85%,但發電後的水會儲存在下游水壩,待用電需求降低時再回抽至日月潭,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對於今年梅雨季預估降雨量可能介於正常與偏少之間,台電表示,日月潭與上游霧社水庫已提前釋放部分水量,為集水區預留空間,而霧社釋出的水會儲存於日月潭,支援下游用水需求。5月上旬至中旬,為配合彰化與雲林地區農業灌溉,日月潭每日供水量維持在每秒25立方公尺(CMS);進入下旬後,農業用水需求下降,供水量將調降至每秒15立方公尺。屆時若梅雨如期報到,水位有望逐步回升。

▲之前因為中部大缺水,九隻青蛙全部露出。(翻攝畫面)
據《TVBS新聞網》報導,台電大觀發電廠副廠長洪文龍表示,九蛙疊像是交通部基於觀光用途所建,真正目的是日月潭是利用水位差來發電,除了強化「水蛙頭」的地名印象之外,更凸顯了日月潭抽蓄發電的水位變化,在同一天的不同時段,因下池抽水、上池放水,九蛙露出的數量會有差異。正常狀況下是部分青蛙浮在水面上,但即便是最底層的「第九隻大蛙」遭曝於泥地上,其高度仍在海拔 745.9 公尺,日月潭區的蓄水率還有 85% ,仍在安全範圍內,因此民眾不用擔心「九蛙疊像」初現,就是大缺水或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