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羅欣怡報導
網路流行用語盛行,不僅僅只有文字可以敘述心情,還有許多「符號」也能形容當下的感受。有網友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日前和淘寶的客服溝通時,對方丟了個「==」的符號,以為客服是在表達不滿或不耐煩,最後客服解釋是「等等」的意思才讓她釋懷,原來是誤會一場。
網友在Threads上指出,日前她和淘寶客服溝通客製化的商品,但聊著聊著,對方突然丟出「==」的符號,對台灣網友來說「==」意味著翻白眼或是不耐煩,因此當原PO看到時,整個滿頭大問號,猜測對方是在表達「很無言」的感覺嗎?不過當她仔細釐清後,店家解釋「==」是等等的意思,要她稍等一下,讓她哭笑不得,直言「到底是誰會這樣用符號啦!」
消息一出後,底下留言掀起熱議:「這是真的,中國同事之前也會這樣回我,我還有點走心,後來才知道是等等的意思」、「==其實不難理解是等等的意思,只是就片面來看第一眼很容易被誤會成對方感到傻眼」、「我之前過年那時候,遇到集運商少寄件,他也是用==回覆我,我還以為是很無語,我直接氣炸開炮,結果是分隔線的意思,趕緊道歉然後祝人家新年快樂」、「「我主管會說『==喔』,叫我『等等喔』」。
有網友更進一步解釋,網友討論,「自從QQ流行起來後就一直這樣用了」、「中國用來表示等等的==中間沒有空白,跟表情符號= =是不同的」、「就跟你打ㄏㄏ一樣,他也會很困惑」、「大陸的微信很好笑,沒有顯示已讀的功能,一堆人會回『1』表示看過」。

▲鍵盤,科技,筆電,電腦(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上班,電腦,筆電,辦公室(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