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1989六四天安門事件是黎智英生涯的轉捩點,有感於北京的殘酷暴行,他賣掉佐丹奴。(圖/翻攝自《黎智英傳》)
《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磅礴上市。他在獄中的心情第一次曝光,「如果紀念因不公而死去的人是犯罪,那麼讓我接受懲罰。」黎智英感慨說:「他們盯上我,也是很自然的。我擁有支持運動的反對派報紙。我公開疾呼反對共產黨。我參與每一場抗爭(示威與遊行)。對他們來說,我就是麻煩製造者。他們不打壓我、要我閉嘴,是很難的。」
不要迷失在絕望的海洋。保持希望,保持樂觀。我們的奮鬥不是一天、一週、一個月或一年,而是一生的奮鬥。永遠不要害怕發聲,勇於捲入正當的麻煩,因為這是必要的麻煩。

▲黎智英獄中心情曝光,令香港、台灣、中國以及全球渴望自由的人心碎感動落淚。(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
黎智英:全世界渴望自由的人、華人絕對要知道的名字
他,十二歲逃離中國大飢荒,身無分文,卻在香港白手起家。
他,小學沒畢業,以街頭智慧創立「佐丹奴」,走在全球「快時尚」浪潮之先。
他,掌握獨特創意與企業經營手法,發展出諸多嶄新商業模式,快速累積財富。
他,有感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殘酷暴行,創辦「壹傳媒」,倡議自由民主。
他,曾是媒體大亨,以《壹週刊》和《蘋果日報》改變港台媒體生態,正反評價 兩極。
他,身為億萬富豪,卻毅然走上街頭,在香港「佔中」與「反送中」運動裡身先士卒。
他,奔走國際,為香港民主發聲,竟遭港府逮捕,並長期羈押。
他,是2020年以來,中國最知名的政治犯,牽動中美關係敏感神經,川普總統點名要中國將他釋放。
他,在監獄裡透過日記、繪畫與禱告,最終得到的省思與覺悟,正是香港價值與民主意志的縮影。

▲黎智英獄中心情曝光,令香港、台灣、中國以及全球渴望自由的人心碎感動落淚。(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
麻煩製造者 《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黎智英傳》作者在前言描述黎智英…….令人心碎不捨更知道什麼是自由
深邃海港隔開香港島與九龍。港島以三條隧道與大陸相連,除非情況極端,否則這些隧道通常不會關閉。2022年7月,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訪問香港期間,東區海底隧道關閉。2022年12月,再有另一條隧道被關閉,迎接的卻是另一位截然不同的來客。當局為了把正在全港最高戒備監獄中單獨囚禁的富商及民主運動支持者黎智英送到特別法庭,除了將他纏上鐐銬,也派出裝甲車隊沿途押解。這場審訊或令黎智英成為終身囚徒。
「這很羞辱,但我不在乎,因為我將見到我的家人、朋友與支持者」
離開監獄前必須接受搜身,但黎智英並未因此感到困擾,因為他知道自己將在庭上見到摯愛的家人。「明天我要出庭,得在警衛面前脫掉所有衣物,接受搜身,」2021年一場庭訊前他寫下:「這很羞辱,但我不在乎,因為我將見到我的家人、朋友與支持者。看到他們,讓我重新接觸到外面的現實世界。這種情感交流讓人精神一振。」
那個12月的早晨,街道封閉,警車與摩托車護衛隊伴隨一輛超大型裝甲車,鐐銬緊扣的囚犯坐在鐵籠裡。笨重囚車從赤柱監獄出發,沿著港島南岸的狹窄濱海道路緩慢行駛,然後轉向北方,進入香港仔隧道,再經過海底隧道,最終抵達西九龍法院。

▲黎智英獄中心情曝光,令香港、台灣、中國以及全球渴望自由的人心碎感動落淚。(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
警犬與千名員警防範任何騷動 因為押解的是中國最著名的政治犯-黎智英
法庭外,警犬與千名員警防範任何可能的騷動。他們嚴陣以待,讓人誤以為是接待外國元首或押解恐怖分子,而非長期堅持非暴力理念的七十五歲虔誠天主教徒。武力展示揭開審訊序幕,對象是香港最堅定的異議人士,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政治犯。
法庭內,黎智英坐在玻璃隔間中,透過助聽器聆聽審理過程。審判前不久他才接受眼部手術,即便戴著眼鏡,仍難以看清投影在法庭螢幕上的內容。他比入獄前瘦了許多,在獄中度過新冠疫情,也在審判開始前的三年監禁生活中逐漸老去。身高六呎一吋(約185公分),黎智英的存在感不可忽視;獄中減掉幾十磅,讓他身上帶著過去所沒有的嚴肅氣息。
黎智英為了自己的尊嚴 穿上藍色牛津襯衫及淺色諾悠翩雅(Loro Piana)西裝外套
黎智英將棕色囚服換成藍色牛津襯衫及淺色諾悠翩雅(Loro Piana)西裝外套。這是一場審判秀,當局讓主角依自己的意願著裝。香港的被告通常會穿上體面衣服,希望讓陪審團留下良好印象。但這場審判卻不一樣。中央推翻對香港保留司法制度的承諾,拒絕給予黎智英陪審團審判的權利,改由一組當局精心挑選的法官進行審理。黎智英穿上這些衣服,是為了自己的尊嚴。
黎智英的財富來自早年的毛衣與馬球衫事業。在獄外,他的衣櫃以牛仔褲跟扣領棉襯衫或寬鬆亞麻襯衫為主。他喜歡夾式吊帶,有陣子也穿過連身吊帶褲──在香港富豪中相當獨特的風格。

▲黎智英獄中心情曝光,令香港、台灣、中國以及全球渴望自由的人心碎感動落淚。(組合圖/AP授權)
黎智英與眾富豪不同 因為過去三十多年裡他一直是自由與民主的堅定捍衛者
然而讓黎智英與眾不同的,不僅是衣服。過去30多年裡,他一直是自由與民主的堅定捍衛者,言辭激烈,批評香港與中國的領導人。如同香港七百萬人中的數百萬人,他不相信共產中國,並希望這座城市能夠享有1997年北京接管英國殖民地時所承諾的權利與自由。
黎智英很有錢 被捕前財富估計達到十二億美元
他很有錢──遭到政府追捕前,黎智英的財富估計達到十二億美元,這是黎智英十二歲時到香港所賺來的財富。抵港時他口袋裡甚至連五塊錢都沒有。他自掏腰包,捐出超過一億美元,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
「中國共產黨如此痛恨黎智英,因為他們怕他的媒體帝國。」
他手中極受歡迎的《蘋果日報》與《壹週刊》雜誌,主導了香港的政治議程,最終成為這個從未享受過民主的城市中的反對力量。「中國共產黨如此痛恨黎智英,因為他們怕他的媒體帝國。」資深記者程翔說。程翔曾對北京持同情態度,因此在香港的共黨喉舌《文匯報》擔任高級職位。「他的媒體對香港的民主化非常重要。共產黨將宣傳視為生命線,而黎智英的媒體帝國成功駁斥他們的許多謊言。」

▲黎智英獄中心情曝光,令香港、台灣、中國以及全球渴望自由的人心碎感動落淚。(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
黎智英告訴法庭:「如果紀念因不公而死去的人是犯罪,那麼讓我接受懲罰。」
他無畏無懼。2020年,當政府禁止紀念天安門屠殺時,黎智英在香港的維多利亞公園──傳統的六四紀念地──孤身跪下,點燃一根蠟燭。他告訴法庭:「如果紀念因不公而死去的人是犯罪,那麼︙︙讓我接受懲罰。」隨後,他因「煽動非法集會」而被判囚14個月。
香港有幾十名億萬富翁,但當這座城市的自由逐步被削弱時,卻沒人敢站出來反對中國
香港擁有幾十名億萬富翁,但當這座城市的自由逐步被削弱時,卻沒人敢站出來反對中國。香港孕育了許多勇敢的民主運動者,卻沒人能像黎智英那樣,透過大眾媒體的聚光燈滋養這場運動,更別提金錢上的資助。這場運動是1989年天安門學生運動以來,對中共最大的民主挑戰,黎智英則是發動運動的要角。幾乎是十億人中的唯一者。

▲黎智英獄中心情曝光,令香港、台灣、中國以及全球渴望自由的人心碎感動落淚。(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
黎智英:「我擁有支持運動的反對派報紙。我公開疾呼反對共產黨。我參與每一場抗爭(示威與遊行)。對他們來說,我就是麻煩製造者」
2020年一次對話裡,隨著對他的指控不斷增加,黎智英感慨道:「他們盯上我,也是很自然的。我擁有支持運動的反對派報紙。我公開疾呼反對共產黨。我參與每一場抗爭(示威與遊行)。對他們來說,我就是麻煩製造者。他們不打壓我、要我閉嘴,是很難的。」

▲黎智英獄中心情曝光,令香港、台灣、中國以及全球渴望自由的人心碎感動落淚。(圖/翻攝自IG @supportjimmylai)

▲黎智英獄中心情曝光,令香港、台灣、中國以及全球渴望自由的人心碎感動落淚。(圖/明白文化提供)
本文撰寫與摘自明白文化出版之《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