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方昱翔、華紹平/綜合報導
過去幾年,中國車廠高喊自駕技術突破,近期有車媒實測36款車智駕系統,通過率卻只有35%,從聲稱「遙遙領先」到撞車現場,當初說的有多誇張,現在就有多尷尬。

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贏得了所有關於智能駕駛測評的第一名,絕對遙遙領先。」
從華為的余承東,再到蔚來李斌、比亞迪王傳福。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中國已成為全球智駕創新的新高地。」
這幾年講到自家智駕系統,簡直像打了雞血,口若懸河,詞鋒驚人,一個說要用技術征服未來,一個還直接還幫系統命名為「天神之眼」,始終沒人敢開去撞,如今有中國車媒大規模實測揭開真相。
中國汽車頻道:「130公里每小時,將前車二維化,猛衝路障以車試險。」

中國汽車頻道找來36款車,涵蓋所有主流品牌,模擬真實道路場景,華為與廣告中有落差。
中國汽車頻道:「問界3款車駕駛輔助都患上了選擇恐懼症,糾結到撞車最後一刻,損失3個生存機會。」

華為旗下3款車,在意外場景中全都高速撞上,來到比亞迪天神之眼只有一款減速,而小米首款量產電動車SU7,在要發生事故時,卻閃的比車主快。
閃不是閃掉前方汽車,而是直接退出智駕系統,被質疑是推卸責任。實測36款車中,平均通過率只有35.74%,共發生216起模擬事故,只有特斯拉在測試中表現優異,連執行長馬斯克都親自轉發影片讚賞結果。
電動車專家C Jay:「大家就是會在行銷話術上面,講得自己有多厲害多厲害,可是當有了這種公正的第三方出來做評審之後,大家就知道說到底誰沒穿褲子了。」

面對大型揭穿現場,華為只以不予置評回應,多家車廠也選擇低調以對,當初宣傳得有多誇張,如今場面就有多尷尬,未來再談智駕,別讓行銷失真,反而埋下風險,危及人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