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豪雨10天高雄市區「野菇爆炸」毒物專家發聲:不認識的菇不要吃就對了!

記者洪正達/高雄報導

高雄在連日的豪雨後多處長出看似無害實則有毒性的「綠褶菇」。(圖/記者黃啟超攝影)

▲高雄在連日的豪雨後多處長出看似無害實則有毒性的「綠褶菇」。(圖/記者黃啟超攝影)

南部地區下了近10天幾乎不間斷的豪雨後,高雄鳳山區鳳南路分隔島上長滿了許多野菇,而這些野菇為「綠褶菇」,是下雨天後容易產生的菇種之一,具有毒性,貿然採摘食用後會出現中毒應激反應,長庚醫院毒物專家顏宗海醫師則表示,要避免中毒的原則就是「看到不認識的菇類就不要食用」。

顏宗海醫師指出,醫院常會收治一些野菇中毒的個案,建議只要是野菇都不要吃;有時候民眾到野外或是住家附近,果看到顏色呈現相當鮮豔的顏色,大多會警覺有毒而不會去採摘、食用,但即便看到白色的野菇,可能也會有毒性,也建議不要食用;根據衛生主管機關統計,台灣最常見的野菇就是「綠褶菇」,也具有毒性,若不慎誤食的話,會出現腸胃道症狀,包含噁心、嘔吐、肚子痛、腹瀉等都有可能,建議民眾「看到野菇或不認識的菇類,最好不要食用,以免食物中毒」。

顏宗海醫師表示,避免菇類中毒的原則就是「看到野菇或不認識的菇不要食用」。(圖/翻攝畫面)

▲顏宗海醫師表示,避免菇類中毒的原則就是「看到野菇或不認識的菇不要食用」。(圖/翻攝畫面)

據了解,這一連近10天的豪雨後,高雄市區只要有土壤的地方都會長出「綠褶菇」,由於鳳南路分隔島上的綠褶菇在雨水多天的滋養下個頭相當大,也讓許多民眾不顧熙來人往的車流跑道分隔島拍照錄影,由於警方也有接獲民眾報案,指出許多好奇民眾的安全有顧慮,於是在5日凌晨派員警執行「拔菇勤務」。

鳳山分局表示,南成派出所於04日晚間8點58分、9點51分、9點55分,都接獲報案,指出在鳳山區鳳南路19號前分隔島,有民眾圍觀拍照香菇並造成往來用路人安全,員警先前往交通疏導後,並於5日凌晨1點半,認定有移除必要性,故將其移除,警方表示,民眾切勿好奇任意穿越馬路,造成人車通行安全。

不良行為,請勿模仿!

#綠褶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