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該看哪?北市幹道200公尺內「27面路牌」 交工處承諾減半

記者王郁蓁、姜毅宏/台北報導

台北市的基隆路是上下班通勤要道,但信義路往基隆路地下道前,短短200公尺長的路面指示看板卻高達27面,讓用路人質疑這根本不知道該看哪、也看不完,甚至還有資訊不斷在滾動式調整的電子看板,讓駕駛資訊超載,恐怕會提高交通事故風險。

北市基隆路地下道前,指示牌數量眾多
北市基隆路地下道前,指示牌數量眾多。

紅色警示標示、藍色綠色路面指引,甚至還有電子看板,這一段路在台北市基隆路地下道前短短200公尺內,就有超過27面看板。

仔細看看指示內容、調撥方向、道路名稱、速限、限高、前有測速照相,還有施工警告、停車場地標,甚至是重複內容,林林總總地下道前看板15面,若往前走平面,還另有看板12面,開個車到底該看哪?

民眾:「(指示看板)好像比較多。」

民眾:「這對我來說,我常常也會搞不清楚,我們就在這邊生活都會亂掉,外來人就是更亂啊。」

民眾:「(指示看板)是滿多的,我覺得要體諒啦,做這種很大變動,都要一點時間。」

北市基隆路地下道前指示牌眾多,恐影響駕駛行車專注度
北市基隆路地下道前指示牌眾多,恐影響駕駛行車專注度。

基隆路成讀牌困難路,慢慢走不過2分鐘,開車甚至只要17秒,路牌指示真的看不完,5月時北市府就接到陳情,承諾2個月要改善。

台北市交工處科長林佳睿:「那時候質詢的時候沒有說的那麼明確,現在我們去看那邊,它管制相當的複雜,然後路上有些資訊其實有保留必要,所以確實在檢討這上面花了一些時間。一般來說,做新的牌面大概訂做需要2個月以上,所以等訂好之後再去做施作,還是需要一點時間。」

北市交工處允諾將降低指示牌數量
北市交工處允諾將降低指示牌數量。

北市交工處預估,計畫順利的話,年底將改善完畢基隆路,減少牌面、保留必要資訊,以及明確用路人資訊辨別,而數量期望減半。從民國90年代代累積,成了高密度指示看板路段,但北市還有不少處有相同狀況,用路人要的不是陳情一段路就改一段路,而是駕駛一眼就能懂的清楚指示。

三立新聞台
#台北市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