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來了!傳產撐不住 又一大廠宣布「營運到年底」

財經中心/楊惟甯報導

育華工業預告工廠只營運至今年底。(圖/GOOGLE MAP)
育華工業預告工廠只營運至今年底。(圖/GOOGLE MAP)

新台幣匯率強升,加上美國對台課徵20%+N的對等關稅雙重夾擊,讓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傳統產業壓力爆棚,工具機和自行車產業更是首當其衝。繼瀧澤科技啟動「週休三日」應對景氣寒冬後,自行車前叉大廠育華工業也發布聲明,預告工廠只營運至今年底,未來將停止接新訂單。

育華公告,經董事監事會議決議,公司將調整營運策略,工廠營運預計至2025年12月31日止。在此期間,若仍有採購需求,歡迎洽詢。凡現有庫存商品,將以原價六折優惠出售;無庫存者恕不接受新訂單。

對此,財經專家游庭皓分析,自行車產業近年壓力沉重,雖有部分企業選擇收攤,但「不是所有傳產都會選擇轉型」。他表示,與其冒險投入不確定的轉型計畫,不如在出清庫存後降低損失,及早退出市場。游庭皓認為,對老闆和股東來說,也許保本離場、把資產變現投入更具成長性的標的,像是台積電,可能更划算。

除了育華工業外,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也公告將調整工時,自8月22日起實施每週五固定休假制度,初步規劃為期三個月,未來將視訂單情況彈性調整。公司強調,此舉是為了「養精蓄銳、秣馬厲兵」,以便因應未來可能回溫的景氣變化。

實際上,這波產業寒冬早已浮現警訊。根據財政部資料,2024年台灣工具機出口值僅22.18億美元,年減幅達14.8%,較疫情前水準明顯萎縮。外銷訂單低迷、內需不振,加上產業內「大者恆大」現象加劇,使許多中小型加工廠面臨資金與接單雙重壓力,不少廠商只能靠出售廠房或減產來勉強撐過難關。

台灣機械公會也指出,台灣面對疊加關稅,加上新台幣升值,使得機械產品售價比日韓高出近20%,直接削弱出口競爭力。近來越來越多企業「做四休三」,甚至部分小廠每週僅能維持2至3天的生產。公會呼籲政府應儘快鬆綁匯率政策,讓台幣適度貶值,以保住機械產業的基本盤與出口命脈。

#台美關稅掀牌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