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受訪分享北市黨務座談內容。(圖/記者劉秀敏攝影)民進黨由兼任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秘書長徐國勇領軍,啟動全國22縣市巡迴座談,今(6)日下午在民進黨中央黨部邀集台北市黨公職人員座談交流,原訂1.5小時的座談行程,最終整整暢談了近3小時才結束。與會立委吳思瑤受訪表示,非常肯定賴清德主動出擊,邀請縣市議會一起對話,每一位議員的發言,賴清德都非常重視也逐一回應;會中,賴清德也分享了未來國政的擘劃:第一,絕對要做到更強的國安跟國防;第二,要做到更好的經濟發展;第三,要做到更廣、更全面的社會照顧,這是民進黨對於未來的目標與共同方向。
吳思瑤表示,今天總統邀集台北市的黨公職來會面座談,彰顯他在乎傾聽基層民意,立委與議會黨團也給予非常深入的建議,因此從頭到尾3個小時,賴清德逐一聆聽10幾位議員的觀察、反映,以及對黨未來的很多期許,大家收穫滿滿,也進行非常充分的對話。
吳思瑤坦言,這段時間,大家反映民進黨基層確實比較低迷,但是退無可退,既然在谷底,也就只有一條前進的路,「我們不僅要往前走,更要一起走」這是非常重要的共識。所以,中央跟地方未來會強化彼此合作的夥伴關係,也會建立黨部跟縣市議會黨團的協作系統,一起讓民進黨的聲音、行動被社會看見與理解。
吳思瑤指出,會中大家提出很多建言,主要歸那就是,民進黨既然是執政黨,那執政黨就要負責任地解決問題,即便再困難、再辛苦,都不會放棄對台灣的使命。因此,總統也跟大家分享未來國政的擘劃:第一,絕對要做到更強的國安跟國防;第二,要做到更好的經濟發展;第三,要做到更廣、更全面的社會照顧,這是民進黨對於未來的目標與共同方向。
至於如何反映出來?吳思瑤說,就是未來政治少一點、政策多一點;政治少一點,生活好一點。政府透過政策的發球,主動地端出更全面性、照顧性、有感的利多政策,讓台灣社會感受到執政黨治理國家的用心跟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們是執政黨的團隊」,吳思瑤強調,照顧國家、治理國家,人人有責,建立中央跟地方的協力合作系統與夥伴關係,是今天非常重要的共識,否則大家可能會覺得中央跟地方之間斷鍊、溝通卡卡的。
吳思瑤不諱言,會中大家反映基層民意,也包括支持者的焦慮,但是只要能夠挺住,相信民進黨、台灣有底氣,可以走過低谷,只要大家一起走、步伐一致;第二,大家也反映了,執政團隊在各項訊息的行銷確實比較晚、比較慢,未來在政策行銷的部分絕對要加速、加快、加深、加廣,這就需要中央與地方的黨公職合作,每一位議員都是一架戰鬥機、發聲器。
吳思瑤指出,民進黨長期被詬病,在政策的宣傳行銷常常是「做十分只講三分」,以後一定要改變,做十分就要能夠讓民眾感受到十分,「做多少就講多少,不用客氣地來宣傳我們的政績。」此外,會中大家也反映很多民生議題,包括假訊息很多、詐騙猖獗,因此打假、打詐是很多議員們提到的內容,當然未來也會反應在相關政策上。
吳思瑤進一步說明,行政院常常有很多政策推不出去,需要自我反省,無論是在推廣行銷的通路或行動不強,還是行銷密度不高?即使是執政黨或是中央的政策,在野黨常常在第一時間就分享很多政策跟政績,反觀執政黨太客氣,做十分只宣傳三分,當然不利於人民清楚掌握政策動向,一定要強化各項宣傳管道;另外,大家也發現,做了很多事情,好像都被貼上負面標籤,這就是在野黨非常強勁的攻擊力道,這些認知作戰、假訊息都不利於執政團隊推廣正向的政績,針對對手發動的負面攻擊,必須要能夠有效地闢謠、反制,同時主動積極地把所有正向政策作為快速、精準地傳達出去。
至於賴清德的回應,吳思瑤則說,賴清德提到,經過這一年半行政、立法的磨合、府院黨的磨合,確實對於整個黨的宣傳管道系統,在媒體的發生、社群運作上,都有很多可以精進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讓照顧人民的政策被人民即使掌握,執政黨要告訴人民「我要把國家帶到哪裡去」。
針對大罷免的挫敗,吳思瑤指出,議員們在會中反映,支持者在大罷免之後確實會感到焦慮,情緒上也一時難以接受,但是大家討論之後達到共識,「支持者沒有潰散,民進黨的底氣都在」,只是這段時間大家受傷了,本來對於改變國會生態有比較高的期待。
吳思瑤說,現在大家的責任是勤走基層,尤其議員們面臨2026選舉,必須回到基層撫慰支持者受傷的心靈,也要告訴支持者民進黨改變的步伐,把支持者們的挫敗感、焦慮感,導引到對國家社會發展的能量,「支持者都在,他們只是暫時感受焦慮跟失望,我們有責任讓他們知道,執政黨帶領台灣往哪裡走,把他們暫時性的挫敗感、失敗感、焦慮感,導向未來更正向的行動。」
最後,吳思瑤表示,非常肯定賴清德主動出擊,邀請縣市議會一起對話,這是雙向的溝通,也充分地討論了3個小時,每一位議員的發言,賴清德都非常的重視,也寫了滿滿的筆記,且非常有耐心地逐一回應。今天收攏的這些意見,必定要化為民進黨挫敗之後再出發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