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吳泊萱報導
醫師提醒,無糖飲料含有大量人工甜味劑,長期攝入恐誘發二型糖尿病。(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中國湖北武漢市一名67歲陳姓婦人,以為喝無糖飲料比較健康,每天宅在家,至少喝超過3瓶無糖飲料取代白開水,結果近日因視力模糊及腹瀉症狀就醫時,被診斷出罹患「二型糖尿病酮症」,合併泌尿系統感染及低鉀血症,差點小命不保。
綜合陸媒報導,這名陳姓婦人的日常嗜好就是窩在家刷抖音,或上網打麻將,幾乎不出門也沒有運動習慣。2個月前,婦人的兒子為了讓媽媽「健康解渴」,買了大量的無糖可樂及0卡電解質飲料,婦人竟把這些無糖飲料當水喝,每天至少喝3瓶。
喝了2個月後,婦人開始視力模糊、體重下降,甚至還有腹瀉、腹痛、全身乏力症狀,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血糖異常,結果治療一週後,血糖指標依舊沒改善,還出現頻尿、尿急及心悸症狀。
陳姓婦人每天喝無糖飲料取代白開水,2個月後罹患「二型糖尿病酮症」。(圖/翻攝自極目新聞)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老年病科醫師龔程指出,經重新診斷後確認婦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酮症」,合併泌尿系統感染及低鉀血症。原來婦人體重超重,又長期宅在家不運動、熬夜,本來就有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抗性等問題;近期婦人又大量引用無糖飲料,攝取過多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人工甜味劑。
醫師表示,近年許多研究陸續證實,攝取這類甜味劑會破壞腸道有益菌群平衡,進而造成胰島素抗性、血糖升高。另外,甜味劑會讓大腦及胰島誤判,以為身體攝入糖分,啟動胰島素分泌,這種長期空轉正是二型糖尿病的核心發病機制。
醫師提醒,老年人腸道功能本來就相對較弱、代謝能力較差,攝取大量甜味劑的後果更嚴重,且酮症及泌尿系統感染同時並存,可能會引發酮症酸中毒,進而導致感染更嚴重,反覆惡行循環恐導致患者昏迷,甚至休克。
醫師建議,老年超重族群應更注意身體狀況,一旦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驟減症狀,一定要立刻就醫,並監測血糖。平時應多攝取白開水,避免攝取太多「無糖產品」,並養成每天30分鐘舒緩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