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家長必看!不是沒收手機就好 臉書前資安長親授「8大家規」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現代社會無論小孩、大人,都有離不開手機的網路成癮症。(圖/PIXABAY)
現代社會無論小孩、大人,都有離不開手機的網路成癮症。(圖/PIXABAY)

在這個幾乎人手一機的時代,如何引導孩子安全地使用手機與社群媒體,已成為全球父母共同的難題。臉書(Facebook)前首席資安長史塔摩斯(Alex Stamos),以身為兩個女兒的父親,將他長年在資安領域的專業知識,結合親身經驗,整理出一套適用於數位時代的「8大家規」,為無助的家長們提供了具體且可行的指南。他強調,單純沒收手機並非上策,建立「數位監護人」 的角色,才是保護孩子的關鍵。

手機何時給?13歲是起點,責任感比年齡更重要

根據美國商業網站《Business Insider》報導,史塔摩斯坦言,他是在女兒13歲時才給予她第一支手機。他認為,給予手機的黃金時機並非取決於年齡,而是孩子是否具備足夠的責任感,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也直言,在當今社會,孩子擁有手機已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家長應以正向的態度面對。

史塔摩斯認為,與其禁止小孩使用手機,不如明確訂出使用規範。(示意圖/Pexels)
史塔摩斯認為,與其禁止小孩使用手機,不如明確訂出使用規範。(示意圖/Pexels)

當手機交到孩子手上後,史塔摩斯認為家長應建立明確的監督機制。他提出的第二點建議,也是最嚴格的一條:家長必須擁有孩子手機的密碼,並保留隨時抽查的權利。他強調,這項「檢查權」是沒有商量餘地的。如果孩子拒絕配合,就必須承擔手機被沒收的後果。這不僅能讓家長即時掌握孩子的網路動態,也能讓孩子意識到,網路世界並非毫無隱私的法外之地。

除了內容把關,使用時間的管理同樣重要。他建議家長善用內建功能,啟用手機內建的「螢幕使用時間」(Screen Time)功能,與孩子共同設定合理的使用時數。並規定孩子晚上睡覺時,必須將手機放在客廳等指定地點統一保管。史塔摩斯語重心長地說:「太多青少年因為半夜滑手機而犧牲睡眠,這不僅影響課業,更連帶衝擊了社交與身心健康。」

對於社群媒體,史塔摩斯持更為審慎的態度。他建議,在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前,應限制他們過早接觸。若已開放使用,則務必將個人檔案設定為「私密」(Private) 而非公開,以避免不必要的網路騷擾或霸凌。

最後,史塔摩斯強調所有規則的基礎,都建立在「開放的親子溝通」 之上。許多遺憾的網路事件往往發生在孩子「不敢說」的情況下。他呼籲家長創造一個讓孩子不怕犯錯的家庭氛圍,讓他們明白無論發生什麼事,家裡永遠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同時,他也鼓勵家長善用科技工具,例如蘋果的「通訊安全」(Communication Safety)功能,在第一線協助過濾與警示不當內容,為孩子的數位生活建立一道更全面的防線。

史塔摩斯建議,小孩的社群媒體個人檔案務必設私人,以免個資外流遭網路霸凌。(示意圖/Unsplash)
史塔摩斯建議,小孩的社群媒體個人檔案務必設私人,以免個資外流遭網路霸凌。(示意圖/Unsplash)

1.  延遲孩子擁有手機的年齡,至少等到能負責任使用時。
2.  家長應擁有手機密碼,並定期隨機查看內容。
3.  若孩子拒絕配合,手機應被沒收。
4.  使用系統內建螢幕時間控制功能,管理使用時長。
5.  晚上將手機放在指定地點,減少夜間使用。
6.  孩子尚未準備好前,應禁止使用社群媒體。
7.  使用社群媒體時,務必將個人檔案設定為「私密」。
8.  建立開放的親子溝通文化,讓孩子不怕犯錯,並啟用科技工具防範不當內容。

#手機管理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