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保守右派政治運動者柯克(Charlie Kirk)本月在猶他州公開演講時遭槍殺身亡,其追思會21日在亞利桑那州「州立農業體育場」(State Farm Stadium)舉辦,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副總統范斯(JD Vance)與多名共和黨人士皆參與並相繼發表演說。柯克遺孀艾瑞卡(Erika Kirk)的演講以及與川普的互動也成為焦點。
根據半島新聞報導,艾瑞卡大量引述聖經來悼念丈夫,並表示願意原諒殺害丈夫的兇手;川普則稱柯克為「為美國自由犧牲的烈士」,整場演講充滿宗教與愛國色彩。本文將整理這場追思會重點、各界人士如何描述柯克,以及柯克生前有哪些爭議言論。
柯克遺孀艾瑞卡在追思會上的演說以及與川普的互動也成為焦點。(圖/美聯社/達志影像)追思會有哪些重點?
這場活動被美國國土安全部列為「最高國家重要性」(the highest national significance)事件,通常是超級盃等大型活動才會達到這樣的規格;此外,由於川普等高官出席,加上柯克案引發的社會對立與政治緊張,現場安檢與維安措施相當嚴格。
除了川普、范斯,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戰爭部長赫格塞斯(Peter Hegseth)、川普的長子小唐納川普、極右翼意見領袖波索比克(Jack Posobiec)等人均出席,甚至先前與川普鬧翻的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也現身,還與川普握手短暫寒暄。
先前與川普鬧翻的億萬富豪馬斯克也現身,還與川普握手短暫寒暄。(圖/美聯社/達志影像)柯克遺孀艾瑞卡當然這次追思會上的焦點之一,她已透過選舉成功接任柯克創辦的「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新任執行長,並在追思會上發表演說,除了呼籲寬恕,也向外界表示美國轉捩點的規模將會擴大,延續丈夫生前遺志。
柯克2012年、年僅18歲時創立「美國轉捩點」。該組織如今已發展成為美國最大右翼團體之一,影響力遍及高中、大學以及社群媒體平台。
柯克在追思會上如何被描述?
川普形容柯克是「烈士」。其他講者則將柯克與耶穌、摩西、美國開國元老喬治華盛頓,以及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相比,與批評者批評柯克「生前抱持種族歧視、仇伊斯蘭與厭女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 川普:柯克是烈士與「最偉大的傳道者」
川普是壓軸講者,在數萬觀眾面前稱柯克為「烈士」,「在那個可怕的日子,2025年9月10日,我們最偉大的美國自由傳道者成為不朽。」川普說:「他現在是美國自由的烈士。」
川普在致敬中也呼籲美國重拾對宗教的熱忱,因為柯克作為福音派基督徒的信仰是其政治行動的核心,包括他對以色列的強烈支持,「我們必須讓宗教回歸美國,因為沒有邊界、沒有法律與秩序、沒有宗教,你其實就不再擁有一個國家了。」
他同時也大力抨擊「我們社會上的評論家、網紅和其他人」,並說:「我恨我的對手,我不希望他們好過。」
川普是壓軸講者,在數萬觀眾面前稱柯克為「烈士」。(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艾瑞卡:原諒殺害丈夫的兇手
相較川普激烈且鼓吹對立的發言,柯克遺孀艾瑞卡呼籲寬恕殺害丈夫的兇手言論形成強烈對比。
艾瑞卡將柯克生前的作為與耶穌相比,並稱仇恨的解答並非仇恨,她選擇饒恕正是因為「這是基督所做的,也是查理(柯克)會做的。」同時艾瑞卡強調,世界需要「美國轉捩點」引導年輕人,「分會將會增加,會有好幾千個新分會成立,『美國轉捩點信仰』也會增加數千名的牧師與信徒。
艾瑞卡將柯克生前的作為與耶穌相比,並稱仇恨的解答並非仇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眾議員盧納:柯克是馬丁路德金恩、喬治華盛頓
共和黨籍的聯邦眾議員盧納(Anna Paulina Luna)將她的政治生涯歸功於柯克,因為他給了她在美國轉捩點的工作機會,「最終鋪成了我通往國會的道路」。
盧納在演講中將柯克與美國開國元老喬治華盛頓、遇刺的總統約翰甘迺迪(JFK),以及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相提並論,「(柯克)的名字將與 JFK ……以及金恩博士並列,他們都勇敢走進仇恨的裂口,犧牲了自身安全,最終獻出生命,將歷史弧線拉向正義。」
然而,這段致敬卻與柯克本人生前對金恩的看法有衝突。柯克曾在一集長達82分鐘、名為《馬丁路德金恩的神話》(The Myth of MLK)的Podcast節目中批評金恩,並稱1960年代通過的民權法「具有破壞性」。
談到喬治華盛頓時,盧納則稱這位開國總統放棄安逸生活,帶領小型軍隊對抗當時地表上最強大的帝國,冒著一切風險為未來世代爭取自由,並稱查理(柯克)也是投入了自己的青春、精力與決心,喚醒美國年輕人。
艾瑞卡向外界表示美國轉捩點的規模將會擴大,將會延丈夫生前遺志。(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保守派評論家卡爾森:柯克與耶穌相比
保守派評論家卡爾森(Tucker Carlson)表示,柯克看到追思會上的人潮「肯定會喜歡」,「因為,到頭來,他是一位基督教傳道者」。
卡爾森還表示,這場典禮讓他想起自己「最喜歡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有關一群人「坐在一起吃鷹嘴豆泥時」,決定殺死耶穌,好讓他停止「講真話」。
●極右翼爭議網紅波索比克:柯克像摩西
過去曾發表反猶、白人至上主義內容以及陰謀論引起爭議的極右翼網紅波索比克(Jack Posobiec),也用聖經人物來比喻,將柯克比作摩西。
波索比克說:「聖經告訴我們,在摩西的最後一天,他爬上山頂,望向約旦河彼岸,看見了應許之地;在他的最後一天,查理柯克站在山頂。查理柯克帶領我們到了那裡,查理柯克已經把我們帶到應許之地。」
波索比克過去曾因宣揚「披薩門」陰謀論而知名,這個陰謀論錯誤指控該希拉蕊在一家披薩店經營兒童性交易。
柯克生前爭議言論?
柯克備受大量保守派粉絲追捧,同時也遭進步派人士批評,是具爭議性的人物。柯克生前曾呼籲在美墨邊境使用催淚瓦斯、橡膠子彈與鞭子來驅趕移民,並暗示伊斯蘭對美國社會構成威脅,也聲稱「沒有事實數據支持全球暖化」,與川普理念一拍即合。
美國右翼也因此視柯克為川普運動的重要人物,認為他在年輕人中為川普與保守派事業爭取支持,扮演了關鍵角色。(圖/美聯社/達志影像)美國右翼也因此視柯克為川普運動的重要人物,認為他在年輕人中為川普與保守派事業爭取支持,扮演了關鍵角色。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政治學副教授維克多(Jennifer Nicoll Victor)表示,這場追思會「充滿了大量關於柯克本人以及基督教色彩的言論」。她認為:「看到這麼多基督宗教神話與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交織在一起,的確有些不尋常。這正是柯克在共和黨與他所打造運動中的定位。」
維克多指出,高知名度的葬禮在歷史上往往可能成為政治風暴的焦點,「圍繞這場追思會的政治哀悼與保守派動員,恐怕會將我們推向升級對抗,而非走向和解。」
川普被認為利用柯克之死來謀取政治利益,並直接將兇案與他口中的「左翼極端主義」連結,儘管目前執法單位已否認這起事件背後有更大的暗殺陰謀。川普的言論因此遭反對者批評,認為他在加劇政治分裂。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