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互動資通創辦人郭承翔打造的Team+和ev8D在簡訊、即時通訊服務上贏過許多國際大廠,成為上市公司選擇。(圖/記者鄭孟晃攝影)導覽目錄:
編按:隨著網路及疫情催化全雲端工作樣態,全球資安議題日趨受到國內外政府、企業重視,加之勒索軟體攻擊急遽增加,資安產業開創出龐大商機;Gartner預測,全球資安市場預計從2023年的1,850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2,87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1%,其中雲端安全、資料安全與隱私、關鍵基礎設施資安防護、應用程式安全等推動下,全球資安市場規模呈現持續成長。
近年以來,不少企業、醫院都受到駭客攻擊,甚至深入病例端存取資料,又或者高科技產業被攻破受勒索事件層出不窮,如何做好「溝通內控」不會只是上市公司的課題,在台灣媒體歷史進程中,過往也有香港蘋果集團,因為國安敏感容易受到中國資訊方攻擊,因此蘋果內部會選擇Slack或者Telegram做溝通傳輸系統。
然而,就資安人員來說,這也都是將資安放手給跨國業者做保存。事實上,在資安需求日益成長的大環境下,企業、政府內外網溝通最好做到「涇渭分明」。在台灣,一套獨特的資訊系統「Team+」因為名字和微軟的「Teams」及服務內容過於相近,讓人以為這套資安系統是「抄襲」微軟,實則不然。
內外網互通 私有雲部署
一手打造「Team+」的互動資通,在2005年就推出專屬企業內部通訊軟體,功能與LIne一樣,卻屬於「私有雲」,比微軟的「Teams」早了整整12年,重量級客戶,包括台北市政府、國泰金控、長榮航空、第一銀行、台灣高鐵、長庚醫院、群創、神達、欣興電子、華城電機等。
以台北市政府為例,旗下有出勤打卡等至少20~30個系統,均可串在Team+應用程式。透過這個平台,整個組織可以協同運作。舉例來說,過去台北市政府的員工無法透過外網簽核內部文件,因此有時候,為了資訊安全,必須回到內網才能叫出資料,但如果企業、政府、醫院導入「Team+」之後,透過其身份不可否認性的專利技術,官員即使在議會備詢時,隨時可透過「Team+」做公文簽核。創辦人暨董事長郭承翔指出,「Team+」採私有雲佈署,資料於企業內部控管,敏感資訊不外流。且team+具備高度彈性與客製化能力,可依照企業實際需求整合既有ERP、CRM等系統,並支援AD/LDAP權限管理,便於IT管理與用戶控管。
那麼,現在是AI時代,不少企業被AI及國際大廠服務所困惑,以資訊溝通為例(不含資料管控),導入國際大廠服務,設備越買越國際,會否安全。從資訊安全的角度來談,是不會的。一名資安工程師回應《三立新聞網》說,最安全的資訊保存是什麼?「不上網」。
資安一點訣 國際化非解
試想,一家企業的資料通通不連上網,就沒有防火牆被攻入的問題,那國際化會不會是好選擇?答案是「不會」。工程師認為,客觀地來說,不管你是買中國、美國或者歐洲的雲端服務,你的資安都交給了第三方,這些雲端業者有沒有「為國服務」,誰也不曉得。
買國際大廠的資安服務,確實成了企業主流,但事實上,越國際,並不會「越安全。」回到互動資通「Team+」的服務上,郭承翔說,使用互動資通的服務,資料會由企業、政府自己管控,主機就放在客戶的機房當中,並不會由互動資通保存,這才是實質意義的資安。
互動資通Team+服務,受政府、上市公司、醫療院所肯定。(圖/記者廖珪如攝影)私有雲協作 客製化場景
互動資通主要的核心產品為企業對內、對外的溝通平台。旗下擁有EVERY8D企業智慧簡訊發送平台及「Team+」企業私有雲溝通協作平台,及軟硬體系統整合服務等三大核心事業。看似台灣的中小企業,但是在AI時代,愈發容易透過AI系統攻陷企業的時候,私有雲的部署反而更是企業該思考的。
由於互動資通的技術與Line十分相同,既然起步得早,為何不做大眾通訊更有賺頭,郭承翔認為,自己喜歡找出不同的賽道,他在2000年創業,剛好遇見網路泡沫,他找出的賽道,並不是和大家做一樣的事,而是「邏輯」相近,戰場卻不同,例如選擇電信業,卻是做B2B的業務,25年來,成功地與在中華電信,與微軟這樣的大型企業之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是啊,誰能想到科技巨頭的微軟「teams」的業務,竟高度雷同台灣的中小企業軟體「Team+」。郭承翔認為,互動資通贏在了速度和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