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行政院院會會後記者會。(圖/記者盧素梅攝影)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根據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在院會後記者會轉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在院會上指出,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溢流事件,造成花蓮地區目前有14位國人同胞罹難,表達最高的哀悼之意,也慰問所有的家屬。卓揆也強烈要求中央與地方的救難人員以及各級政府的工作同仁,務必要全力搜救失聯中的國人同胞,希望在搶救的黃金時間內發現他們的所在,避免不幸事件繼續擴大。
卓榮泰並表示,此次災害讓我們再次體會到國土韌性與防災體系都必須要更強化,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類似的狀況,包括馬太鞍溪以及其他河流的堰塞湖,要如何做好檢討及處置將是未來的工作重點。
行政院會隨後聽取內政部、農業部陳報「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應處情形」報告,卓榮泰裁示時表示,感謝農業部長陳駿季這段時間對於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進行多項的議處,成立跨國會專案小組來疏浚整治監控預警,也主動與花蓮縣地方政府溝通,說明風險潛勢。
卓榮泰也再次感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相關官員的長時間的進駐,全力指揮調度,在最高的防災標準規格底下,規劃了疏散徹底的工作,而且在第一時間就聯繫花蓮縣政府,說明科學模擬推估的災害遷徙的範圍,提醒早做預防性的疏散徹底作業。
此外,卓榮泰表示,第一線的警、消、醫護人員、還有水利、鐵道、公路以及電信工程人員,以及所有參與的國軍官兵、弟兄們、各縣市的縣市政府以及花蓮縣政府,還有鄉鎮、村里的基層公務人員都極度的辛勞。而中央各部會也同樣的在投入整個救災工作應變中心的同仁們,從這個週末就在全力以赴、不眠不休的工作,政府特別致上最大的感謝。
卓揆強調,這次中央全體動員跟地方高度合作進行預先的部署,對民眾採取預先的有效告警,降低傷害的衝擊,他也代表全體國人向所有參與救難救災的弟兄們表達最高的敬意與謝意。
卓榮泰指出,堰塞湖溢流後還有許多民眾失聯,目前還有31位,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持續跟花蓮災害的應變中心來保持聯繫,把握黃金的搶救時間,將這些失聯的民眾能夠協尋出來。此外,對於不幸罹難者,我們除了哀悼之外,也要了解造成死亡的原因多發生在一樓,這些原因都必須要查清楚,才能夠對未來的撤離工作做更有效的改進。同時有大量的民眾目前還在安置收容中心裡頭,要確保這些民生物資的足夠各項藥品的充裕,還有環境的維護,或者是遷移到更安全地點的考量等等,這些都必須要納入請前進協調所與花蓮縣政府能夠合力完成改善的工作。
卓榮泰表示,為加速復原工作,儘速恢復居民的正常生活,行政院已經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協調官,有多位的次長來擔任協調工作,希望這樣的進駐可以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連成一線,與地方來合作調度一切可用的資源,確保各部門能夠持續對後續的變化都能夠有應變的行為,以及復原能夠加速重建。
卓榮泰也請農業部在天候許可之下、人員工作安全的考量之下,儘速復原在壩頂的水位,偵測器才可以透過科技的方式掌握確切的資訊,無論是透通過航拍或者是無人機等空拍等等,都必須要完成實地的勘察工作,才可以確認壩體的安全是穩定跟無虞,在完成確定之後才可以解除紅色警戒。
卓榮泰也請農業部儘速的評估,規劃出未來的中長程的計劃,能夠妥善排出堰塞湖的剩餘水量,減少水壓對壩體的影響。在尚未完全處置完成之前,也要更新各種可能的情境的模擬狀況,動態調整、警戒以及應變的機制,強化預警系統,適時啓動必要的預防性的撤離的工作,減低災害的發生。
卓榮泰指出,關於災損、農損還有公共設施的毀損以及其他相關的損失,將會參酌之前0403花蓮地震專案0726丹娜斯風災的特別預算案的程序以及標準從優、從速來認定,發放這部分是請政委陳金德會診之後就可以實施。而關於堰塞湖的處置,卓揆也指示將來為了事權的統一,請農業部主政、召集經濟部以及會的有效專案小組,針對馬太鞍溪還有其他現存流域的堰塞湖未來如何應處要提出安全的分析報告以及可行的解決辦法。
另外,卓榮泰昨天已經責成了衛福部啓動公益募款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專戶在今天上午開始接受捐款,而卓揆及副院長鄭麗君,以及祕書長張惇涵也將捐出1月的薪資所得,希望可以透過災害救助的精神,結合國內外民間的力量來共同協助災區的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