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朱元璋掌權30年,臨終卻留下3個沒人能解的心願。(影視示意圖/翻攝自微博)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三十年,是那個時代權力最集中的統治者。他掃平群雄,建立大明王朝,坐擁天下,卻仍留下三個無法完成的心願。即便是手握無上權柄的皇帝,也逃不過遺憾,而這其中的第三個心願,更讓智謀過人的劉伯溫都束手無策。
心願一:夢寐以求的傳國玉璽
據《國初群雄事略》記載,朱元璋一生最大的憾事之一,就是未能得到傳國玉璽。這方玉璽由秦始皇以和氏璧打造,印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象徵皇權正統。歷代帝王將它視為至高無上的寶物,卻在五代十國的亂世中失蹤。
朱元璋在開國戰爭中,曾數度派兵北伐,意圖尋回這件至寶,戰利品堆積如山,卻始終找不到傳國玉璽的下落。對他而言,這不僅是寶物,更是正統天命的象徵。
心願二:未能生擒元昭宗
朱元璋的第二個未了心願,是未能俘獲元朝太子愛猷識理答臘。這位太子不同於昏庸的元順帝,自幼接受儒學薰陶,胸懷大志。即位後成為元昭宗,他成功凝聚殘餘勢力,成為明朝的勁敵。
在嶺北之戰等多場戰役中,元昭宗與舊臣名將合力,對明軍造成沉重打擊,使得朱元璋徹底掃清元朝殘餘勢力的夢想落空。對朱元璋而言,這是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
心願三:收降王保保成為不可能任務
朱元璋最後一個心願,是想收降元朝名將擴廓帖木兒(漢名王保保)。這位將領軍事才能不下於徐達、常遇春,且忠心不二,誓死守護元朝殘餘勢力。
洪武五年的大規模北伐中,朱元璋派出十五萬大軍,徐達、馮勝等名將悉數出征,原本志在一舉殲滅敵軍。然而在嶺北戰役裡,王保保憑藉堅毅與戰術,讓明軍慘遭重創,自此大明再也無力大規模遠征草原。
朱元璋對王保保既敬且惜,甚至不惜祭拜其父墓地,還安排親族聯姻,卻始終無法動搖他對元朝的忠誠。連劉伯溫都感嘆:「王保保未可輕也。」足見此人之難對付。
王保保軍事才能不下於徐達、常遇春,且忠心不二。(影視示意圖/翻攝自微博)一代帝王的三大遺憾
朱元璋一生開創大明,權傾天下,卻因這三個未能實現的心願,留下遺憾。無論是失落的傳國玉璽、無法俘獲的元昭宗,還是難以收降的王保保,都讓這位鐵腕皇帝深感無奈。
歷史證明,即便是身居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有力所不逮之處。朱元璋的三大遺願,不僅勾勒出他雄心壯志的一面,也提醒世人:權力再大,也難以掌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