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一堂翻硬幣的管理課 為台灣模具業找轉型答案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在全球製造業加速轉型、供應鏈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今日,被譽為「工業之母」的模具產業,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轉型的契機。為了協助產業領導者在變革的浪潮中站穩腳跟,第五講的「2025模具產業競爭力講堂」日前舉行,匯聚了超過30位模具產業的中高階主管,共同探索如何將「敏捷式專案管理」的思維,導入傳統的製造流程中。課程旨在透過小步快跑、快速試錯的模式,帶領團隊即時調整策略,從而在劇變的市場中維持並優化核心競爭力。

經濟部產發署支持台灣區模具工業同業公會舉辦「模具產業競爭力講堂」,將「敏捷式專案管理」的思維帶入產業,強化企業韌性。(圖/ITRI提供)
經濟部產發署支持台灣區模具工業同業公會舉辦「模具產業競爭力講堂」,將「敏捷式專案管理」的思維帶入產業,強化企業韌性。(圖/ITRI提供)

從翻硬幣遊戲,體驗敏捷管理的精髓

活動現場,取代了複雜的生產機具與技術藍圖的,是桌上一枚枚閃亮的硬幣。克斯安森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楊宗憲老師,巧妙地將硬幣比喻為一個個待辦的「工作項目」。他引導學員們模擬生產線,透過分工合作,逐一翻轉硬幣以代表任務的完成與交付。隨著任務目標的改變,挑戰的難度也逐步提升。這個看似簡單的遊戲,實則深刻地模擬了敏捷精神的核心:如何將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總體任務,有效地「切割」成數個可管理、可執行的小部分。

許多學員在體驗後表示,這與他們熟悉的傳統「瀑布式管理」(Waterfall)截然不同。過去,瀑布式管理講求的是在專案初期就進行鉅細靡遺的規劃,每個階段環環相扣、依序執行,一旦啟動,便難以回頭更改。然而,在面對客戶需求多變、市場風向快速轉換的今天,這種僵化的流程往往導致反應遲緩、成本遽增。

相對地,敏捷管理則強調「迭代」與「彈性」。它鼓勵團隊在短時間內先完成一個最小可行性的產品或功能,然後迅速交付、獲取回饋,再根據回饋進行修正與優化。楊宗憲老師引導學員在遊戲中反覆試錯,學習如何彈性調整策略以達成最終目標。這種模式,讓企業能以更低的風險、更快的速度來回應客戶的需求變化,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

一枚枚硬幣是教學道具,化身工作項目,學員嘗試將工作項目進行拆解,團隊合作以完成目標。(圖/ITRI提供)
一枚枚硬幣是教學道具,化身工作項目,學員嘗試將工作項目進行拆解,團隊合作以完成目標。(圖/ITRI提供)

不僅是方法論,更是深刻的企業文化轉型

「這堂課讓我了解到,敏捷管理的高度彈性,正能解決我們面對急單、改單時的痛點」,一位參與課程的主管分享道,「我會想開始嘗試將客戶的專案進行更細緻的拆解,讓團隊能更快速地回應需求。」

然而,楊宗憲老師強調,敏捷式思考管理術絕不僅僅是一套專案管理的工具或方法論,它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推動一場「企業文化的轉型」。要讓敏捷在組織內真正落地,必須建立兩大核心支柱:資訊透明與容錯文化。

高階主管們思考敏捷專案管理的精神如何在組織落地,在變革中能小跑步試錯,逐步成長。(圖/ITRI提供)
高階主管們思考敏捷專案管理的精神如何在組織落地,在變革中能小跑步試錯,逐步成長。(圖/ITRI提供)

激發團隊的潛力,打造誠實且持續進步的組織文化

在敏捷的框架下,專案的進度、遇到的困難、成員的工作狀態都應該是公開透明的,這有助於團隊成員之間建立信任,並能及時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另一方面,更是要鼓勵「從錯誤中學習」的文化。敏捷所提倡的「快速試錯」,並非鼓勵草率行事,而是在可控的範圍內,盡早暴露問題與風險,並將每一次的失敗都視為團隊成長的寶貴養分。這種容許犯錯、擁抱學習的環境,才能真正面對全球市場的快速變遷,台灣產業必須拋開過去的成功模式,擁抱新的管理思維。

「敏捷」正是那把能解開當前困局的鑰匙。它不僅僅是管理流程的優化,更是一種讓組織變得更靈活、更具韌性的心法。透過這樣的共學圈,產業的決策者們正積極地為自己的企業注入新的DNA,準備以更輕盈、更迅速的步伐,迎戰未來的每一個挑戰。

🔴0926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