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劉宇鈞報導
中央在光復車站門口成立的協調所。(圖/翻攝自 Lâu Thiat Uí臉書)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大量物資進入災區,不過卻傳出有便當多到發不完、熟食只能丟棄等情況。災區第一線的教師劉哲瑋說,就是因縣府下令,災民必須掛識別證才能領物資才導致的。
劉哲瑋今(28)日表示,他從台北自願到偏鄉擔任教師,租屋處也都是淤泥,也是受災戶,昨晚住在以前任教的大進國小,現在那是災民收容所。
劉哲瑋指出,早上他要領早餐卻被拒絕,這不是第一線公務員的問題,而是上頭到底誰下令,災民必須掛識別證才能領物資?明明物資多到必須丟掉,他昨日晚上8點多回大進國小被塞了便當,便當多到發不完,還有熟食只能丟棄,結果縣府這樣搞。
劉哲瑋也說,縣政府具有協調全縣資源的能力,縣長是縣政府的頭,這個頭必須要發揮指揮、調度功能,就跟一個人的大腦一樣,結果王、后把大腦玩到腦死。
律師林智群則提到,物資送達後,沒看到縣政府派人處理卸貨事情,志工要發放,縣政府人員說要造冊,造冊了,縣政府人員說格式不對。這不是縣政府人員應該做的事情嗎?
林智群強調,問題不在沒有造冊,「而是沒貼上傅崐萁夫妻的照片,當然不能送給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