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他是躺贏的千古一帝:幾個兄弟輪流火拼,他在後方「撿到皇位」

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被遺忘的庶子劉恆,竟成躺贏的千古一帝!(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被遺忘的庶子劉恆,竟成躺贏的千古一帝!(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提起「躺贏的千古一帝」,非漢文帝劉恆莫屬。原本只是被邊緣化的庶子,卻在兄弟間的權力火拼後,意外登上皇位。他的一生看似被動,卻在低調隱忍中積累了最大的籌碼,最終創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呂后專權,宮廷血案震懾群臣

漢文帝劉恆是劉邦與薄姬之子。薄姬本不受寵,母子倆在後宮裡存在感極低。這種「透明人」的處境,反而成了劉恆的護身符。

劉邦過世後,太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真正掌權的卻是太后呂后,她手段狠辣,先後毒殺劉邦寵妃戚夫人之子劉如意,並以殘酷方式處死戚夫人,令劉氏宗室人人自危。

而遠在邊疆代地的劉恆,卻因為母親低調、自己亦不問政事,反倒逃過了這場血腥清洗。

避居代地,反成生存最佳庇護所

代地環境艱苦,靠近匈奴,是西漢北方重要防線。劉恆多年在此就藩,安守本分,勤於治理。當呂后曾試圖將他調到富庶的趙地時,他寧可守邊,也不願引起疑心。這份謹慎,讓呂后徹底放下戒心。

諸呂之亂後的皇位抉擇

西元前180年,呂后病逝,呂氏外戚試圖繼續操控政權,卻爆發了「諸呂之亂」。功臣集團在周勃、陳平的帶領下平定叛亂,廢掉了呂后安插的少帝。問題隨之而來:誰來繼承皇位?

齊王劉襄一度是熱門人選,他在叛亂中立下戰功,但因過於強勢,被功臣忌憚。最終,他們將目光轉向了遠在代地、溫和謹慎的劉恆。

推辭登基,展現謙遜與城府

劉恆接到入京繼位的消息時,並未急於接受,而是先派舅舅薄昭試探。確定功臣集團誠意擁立後,他才進京,並多次推辭,直到群臣再三懇請才登基。

這份「退讓」既塑造了仁厚形象,也讓功臣們放心,成為他掌握權力的第一步。

漢文帝為百姓營造安定富足的生活,開創了「文景之治」。(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漢文帝為百姓營造安定富足的生活,開創了「文景之治」。(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從傀儡到明君:收權、施政兩手抓

即位後,劉恆迅速展現手腕:任命心腹宋昌掌控京城兵權,封舅舅薄昭以鞏固外戚,並逐步收回周勃、陳平等人的兵權。

在施政方面,他提倡節儉,減免賦稅,甚至有十二年全國免田租的壯舉;同時廢除肉刑,以笞刑取代,推動刑制進步。他還多次下詔鼓勵農耕,並救濟孤寡,讓戰亂後的西漢社會逐漸恢復元氣。

文景之治:盛世基石

在位23年間,漢文帝為百姓營造安定富足的生活,與兒子景帝劉啟一同奠定「文景之治」。這不僅是西漢的黃金時代,更為後來漢武帝的強盛奠下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清聖祖康熙都推崇漢文帝,視其為治國典範。後世君王談起節儉與仁政,幾乎無不以他為榜樣。

結語:撿來的皇位,造就真正的盛世

說漢文帝是「撿來皇位」,並非全然戲言。他的登基,確實有時局與權力博弈的巧合,但更重要的,是他低調隱忍與仁厚智慧。

劉恆雖然靠「躺贏」登基,卻靠真本事留下盛世,成為歷史上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0929 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