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靠詐騙廣告「年賺4957億元」!《路透》:Meta每天推送150億則

圖、文/CTWANT

Facebook母公司Meta去年年度總收入中約有10%,來自於詐騙或違禁商品的廣告投放。(圖/達志/美聯社)
Facebook母公司Meta去年年度總收入中約有10%,來自於詐騙或違禁商品的廣告投放。(圖/達志/美聯社)

根據《路透社》獲取的內部文件顯示,Facebook母公司Meta內部曾在去年底估算,其年度總收入中約有10%,即16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957億元),來自於詐騙或違禁商品的廣告投放。

這批之前未公開的文件也揭示,該社交媒體巨頭在過去3年未能阻止大量廣告,使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的數十億用戶暴露於詐騙電子商務與投資計畫、非法線上賭場,以及違禁醫療產品的銷售之中。

文件中指出,僅在2024年12月,公司每天向用戶展示約150億則「高風險」詐騙廣告,而這類廣告每年為Meta帶來約70億美元收入。

文件揭露,多數詐騙來自行為可疑的廣告商,本應被Meta內部系統標記。然而,公司僅在自動系統預測該廣告商有95%以上的可能性進行詐騙時才會禁止廣告;若可信度較低,則對廣告商收取更高廣告費作為「懲罰」,以阻止其投放廣告。同時,使用者若點擊詐騙廣告,因Meta的個性化廣告系統,往往會被推薦更多類似廣告。

這些文件來自2021年至今年間Meta財務、遊說、工程和安全部門,反映公司對平台濫用行為的量化嘗試,以及在可能影響商業利益時,陷入取締詐騙的決策猶豫。

前Meta安全調查員、現任詐騙顧問亞伯拉罕(Sandeep Abraham)指出,Meta從疑似詐騙來源獲利,凸顯廣告業缺乏監管的問題,「若監管機構不容銀行從詐騙中獲利,就不應容許科技公司這麼做。」

對此,Meta發言人史東(Andy Stone)則回應,《路透社》披露的文件「選擇性呈現、扭曲了Meta對詐騙的態度」。他表示,Meta最初估計的10.1%收入來自詐騙廣告是「粗略且過度涵蓋」,後來已確認真實數字遠低於此。

同時他也強調公司在打擊詐騙方面已有行動,包括過去18個月全球用戶舉報詐騙廣告下降58%,2025年已刪除超過1.34億則詐騙廣告內容。Meta內部文件還提出希望在2025年於特定市場減少高達50%的詐騙廣告。

然而,文件同時揭示,Meta平台已成為全球詐騙經濟的重要一環。2025年5月,安全部門估計其平台涉及美國1/3的詐騙成功案件,且其他主要競爭對手在過濾詐騙上做得更好。1份2025年4月的內部報告甚至指出,「在Meta平台上投放詐騙廣告比Google更容易。」

隨著全球監管機構要求加強用戶保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對Meta投放金融詐騙廣告展開調查,英國監管機構去年指出,Meta的產品涉及2023年54%的支付相關詐騙損失,是其他社交平台總和的2倍。Meta則在最新SEC申報中坦言,打擊非法廣告將影響收入。

同時,Meta 2025年的策略文件也指出,Meta目標是逐步降低詐騙廣告收入占比,從2024年的10.1%降至2025年底的7.3%,2026年降至6%,2027年降至5.8%。

然而,新的詐騙案仍層出不窮。2022年,Meta發現1個冒充美國軍人帳號的6位數網絡,每週發送數百萬訊息誘導用戶受騙,性勒索、冒充名人及品牌的假帳號亦屢見不鮮。內部文件指出,當時Meta對詐騙廣告投入不足,僅將其視為「低嚴重性」問題,以避免影響用戶體驗和收入。

2023年的文件顯示,Meta對用戶舉報詐騙幾乎置之不理,96%的有效報告被忽略或拒絕。即使是大量報告,也往往無法迅速處理。例如1名加拿大皇家空軍徵才人員的帳號被入侵,冒名發佈加密貨幣投資廣告,導致多名軍人受騙,Meta在收到超過100次舉報後才將帳號刪除。

文件透露,Meta對違規廣告的處理仍相對寬鬆,小型廣告商需至少8次違規才能被封鎖,大型廣告商甚至可累積超過500次違規仍不受影響。

為了在降低詐騙廣告曝光的同時,減少廣告收益的損失,Meta還推出「懲罰性出價」(penalty bids)機制,即有嫌疑的詐騙廣告商若未達移除標準,需支付更高競標費用,以降低其利潤並減少用戶接觸。該機制實施後,詐騙舉報數雖然有下降,但廣告總收入僅略減。

整體而言,文件顯示Meta在打擊詐騙上持續面臨道德與商業利益的拉鋸。雖然公司聲稱積極行動,但其內部策略與收入考量,仍讓平台成為全球線上詐騙的重要溫床。

延伸閱讀

CTWANT
#Facebook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 驚爆新聞線 20251108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