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出席「第79屆工業節慶祝大會」(圖/總統府提供)總統賴清德今(11)日下午出席工業節慶祝大會,談及台美對等關稅談判時表示,政府一定會妥善地跟美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目前大概缺臨門一腳,我看時間也差不多了」;而針對能源議題,賴清德也強調,2032前電力穩定供應沒問題,但目前缺少綠電,會持續推進;至於核能,賴清德則說,只要符合「安全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溝通成功」三個條件,就尊重專業決定。
賴清德今日下午出席「第79屆工業節慶祝大會」,致詞時表示,工業節的意義,在於彰顯工業是國家產業的基礎,也在於肯定工業界對台灣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台灣的工業界,經過大風大浪,數十年來千錘百鍊,產業相當成熟,即便是面臨當前各種挑戰,不管是數位、人工智慧發展的挑戰、淨零的挑戰、地緣政治、產業鏈重組,甚至於經貿的各項挑戰,台灣工業界都展現了本身的韌性與堅強。
賴清德也呼籲工業界,一起為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團結合作,打造一個更好的台灣,政府責無旁貸,一定要跟大家站在一起。
賴清德指出,政府一定會妥善地跟美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目前大概缺臨門一腳,我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台灣秉持著產業利益、國家利益、糧食安全、國民健康的原則,希望平衡台美貿易逆差,也希望深化台灣跟美國的經貿合作,讓台灣的產業能夠融入美國的產業結構中,台灣的產業發展也由西進、南向,北邊跟日本合作,現在往東開拓到北美洲,持續往外發展,「我們一定好好來談判。」
賴清德說,目前美國給台灣的暫行關稅20%,我方希望能夠降低且不疊加,也希望「232條款」能取得最惠國待遇,台灣可以幫助美國再工業化,美國如果要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台灣絕對也可以幫上忙。
賴清德接續指出,未來全面智慧化的時代,政府一定會做好各項準備,他在今年雙十演說中特別強調,要加強推動「AI新十大建設」,迎接全面智慧化時代的來臨,也確保台灣在下一個世代30年的競爭優勢,希望要有足夠的算力,也希望能夠栽培人才、鬆綁法令,妥善地應用,讓人工智慧能夠導入食、衣、住、行、育、樂甚至國防、生產製造,讓台灣的產業持續強化競爭力。
賴清德強調,政府會持續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台灣不可以也沒有能力操縱匯率,但政府有責任穩定匯率,也會維持適度的寬鬆貨幣政策,給予大家一個相對友善的經營環境,也會持續地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他並強調,到2032年以前,台灣的電力穩定供應是沒有問題的,目前的確還缺少綠電,這部分會持續來推廣。
至於大家所關心的核能的問題,賴清德表示,本來法規規定,延役要在停役前5年提出申請,但現在《核管法》已經修法,核安會也已經公告,未來台灣電力公司會跟依法行政提出申請,只要符合「安全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溝通成功」三個條件,就尊重專業決定。
賴清德接著提到,產業界很多人問政府對於先進核能的態度如何,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備詢時也特別強調,台灣並沒有排斥先進核能,如果核融合發電既安全又沒有核廢料,相信社會的接受度很大;也有人提出來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政府會看目前的技術到什麼程度,「如果適合台灣的話,我相信台灣社會會接受。」同樣地,因為SMR還是有核廢料安全的問題,政府也以上述原則來面對SMR這種新興核能。
另外,賴清德表示,土地方面也沒有問題,近年經濟部、國科會持續地在協助地方政府開闢工業區或擴充科學園區範圍,來因應業界的需求;人才部分,勞動部已經公佈,業界如果幫勞工加薪,就可以增加外籍移工名額,最近也想要引用中階技術工來解決部分行業的缺工問題。如果是白領階級,現在也有就業金卡,歡迎國際白領的專業的技術人士來到台灣。
賴清德也說,政府自2018年推動投資台灣三大策略,加上投資抵減,今年開始擴大適用範圍、對象,盼協助業界立足台灣。由外交部、經濟部及行政院談判辦公室共同合作,有計劃地與台商投資的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避免雙重課稅,讓台灣可以布局全球。目前台灣已與美國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仍在持續,亦與英國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近期進一步針對「投資」、「數位貿易」以及「能源與淨零排放」等領域再簽署3項支柱協議,並正與加拿大、澳洲等國家洽簽協議,希望讓台灣產品行銷全世界,政府也會做產業的後盾,一起努力讓台灣經濟更好、產業發展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