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清末名臣李鴻章,,是歷史課本裡常出現的重要人物,他代表清政府和列強簽訂了30多個條約,其中「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可說是他充滿爭議一生的兩大污點,他在簽了「辛丑條約」兩個月後病逝,享壽78歲,而他在臨終前,留下4百多字的遺摺,內容舉薦了慶親王奕劻,但此人極度貪婪,貪的錢比和珅還多,甚至竟將國家拱手「賣」給他人,還被溥儀怒斥為「賣國賊」,大清帝國最終為其所害。
▲李鴻章臨終留下遺摺舉薦慶親王奕劻,也害得清朝因此斷送。(圖/資料畫面)
李鴻章自1823年出生,年輕的時候師從曾國藩,因鎮壓太平天國有功,之後又和曾國藩等人開展洋務運動,還建立起北洋水師,不過百姓只要一提起他,就會想起他所簽屬的30幾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其中包括《辛丑條約》、《馬關條約》等等。
在談簽《辛丑條約》時,李鴻章的身子已經病入膏肓,談判過程中吐了好幾次血,但他還是堅持把清政府的損失降到最低。最後,洋人把10億兩白銀減少到4.5億兩。李鴻章別無選擇,經慈禧的同意,最終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1901年,李簽署了歷史上知名的《辛丑條約》,李鴻章因胃血管破裂,大量吐血,隔了兩個月終究藥石罔效病逝,享壽78歲。
在李鴻章死前留下了一道4百多字的遺摺內容如下:
奏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遺疏,仰求聖鑒事。竊臣體氣素健,向能耐勞。服官四十餘年,未嘗因病請假。前在馬關受傷,流血過多,遂成眩暈。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泄瀉,元氣大傷。
入都後,又以事機不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迭蒙聖恩垂詢,特賞假期,感極零泣。
合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上貽宵旰之憂,是臣未終心事。每一念及,憂灼五中。本月十九日夜,忽喀血碗余,數日之間,遂至沉篤,群醫束手,知難久延。
謹口占遺疏,煩臣子經述恭校寫成,固封以俟。
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興。齎志以終,歿身難瞑。
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之)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
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更患難,定能一心效力,翼贊訐謨。
臣在九泉,庶無遺憾!至臣子孫,皆受國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讀書,勉圖報效。
屬纊在即,瞻望無時,長辭聖明,無任依戀之至。謹叩謝天恩,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謹奏。
這道遺摺,李鴻章表達了對朝廷的感恩與報效之心,及對國事忡忡的憂慮。內憂外患,大清帝國如何振興?臨死之際,無法替君王分憂,同時大致講述了自己病況及東北問題。其中提及慶親王奕劻,李鴻章對舉薦奕劻,從後來發展來看根本所薦非人。
奕劻歷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弼德院總裁等要職,並在光緒二十四年,奕劻更是協助慈禧奪取了軍政大權,堪稱晚清最有權勢的親王。
而奕劻就是利用職務之便收取賄賂,還和另外一名大臣那桐,明碼標價,出賣官職爵位,搜刮錢財,奕劻甚至將錢存進英國的滙豐銀行,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當時奕劻的存款有800萬英鎊之多,而當年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在倫敦買一棟花園別墅,也只花掉了2000英鎊。
在1912年,此時慈禧已去世,奕劻身為朝廷重臣,接受了袁世凱300萬銀元的賄賂,更是力主溥儀退位,讓溥儀耿耿於懷。1917年奕劻病死在法租界,溥儀認為:「慶親王將大清國都賣了,對不住列祖列宗,毋庸予諡。」後來,經醇親王斡旋才得到諡號「密」。
▲慶密親王奕劻。(圖/翻攝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