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暖化氣候變遷!首見「氣象學家」獲諾貝爾物理獎

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揭曉,其中兩人研究地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台灣學者表示,首見氣象學家獲得傳統物理獎,也肯定自然現象應用領域對人類發展和地球物理的貢獻。

諾貝爾委員會今(5)日宣布物理獎得主,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Giorgio Parisi)共享殊榮。

▲氣象學家真鍋淑郎與哈斯曼,榮獲諾貝爾物理獎(圖/翻攝自Nobel Prize臉書)

真鍋淑郎與哈斯曼因為對地球暖化的研究,建立可預測的物理模型,幫助人類了解地球氣候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它而獲獎;帕里西則因對複雜系統理論的革命性發現而獲得肯定。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真鍋淑郎從1970年代末期開始研究複雜的氣候模式,是預測全球暖化的先驅;哈斯曼則發展氣候模式的非線性理論,奠定大家理解全球暖化的基礎。

許晃雄舉例,真鍋淑郎用電腦模擬地球氣候的運作方式,並假想溫室氣體增加後,大氣、海洋、地表如何變遷,以研究提醒人類可能走向極端暖化且危險的未來,直到50年後,大家才開始相信真鍋淑郎模擬的結果。

對於真鍋淑郎和哈斯曼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許晃雄表示,很驚訝也很高興看到氣候模擬研究被傳統物理獎認可,這應該是首次有氣象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也是肯定自然現象應用領域對人類未來發展和地球物理的貢獻。

清華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林秀豪指出,帕里西是統計場論的祖師爺,統計系統有很多小成分組成,不同成分間會產生交互作用,而統計系統通常是複雜系統且本身無序,如玻璃就是典型的複雜系統,玻璃本質是會流動的,只是因為動得很慢,所以肉眼看不到。

林秀豪提到,地球本身就是繁複的系統,大氣、洋流間會有交互作用,在看不出規律時,如何描述複雜系統,就是帕里西的理論貢獻,而自己從大學就開始看帕里西的教科書,帕里西的統計常論著作可說是這領域的入門教科書。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