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一圖曝北部醫療量能現況 前線醫吐憂心:我最擔心這處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姜冠宇醫師今(19)天午間在臉書發文貼出一張圖表,現在台灣北部醫療量能是什麼狀況呢?(圖/翻攝自姜冠宇臉書)

▲姜冠宇醫師今(19)天午間在臉書發文貼出一張圖表,現在台灣北部醫療量能是什麼狀況呢?(圖/翻攝自姜冠宇臉書)

疫情持續升溫,台灣的醫療量能能否負荷引發關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姜冠宇醫師今(19)天午間在臉書發文貼出一張圖表,現在台灣北部醫療量能是什麼狀況呢?他表示,來看看北部醫療一整個月的應變,先說結論,現在守住安養院,就是守住醫療量能。

姜冠宇醫師指出,其實加上『好的黑數』論,現在有可能我們就在高峰了。給大家看一下演變狀況。疫情在4月25日時,大概就是維持空床率1/3的量能。大概在5月7-8日時,為接收大量的安養院集體感染住院,沒錯,一來就一卡車安養院在急診等,各醫院病房就瞬間大開將盡快100床,也暫時拉高了空床,此時在市立聯合醫院體系是很難提供往常醫療業務了。

姜冠宇醫師進一步指出,在這時就有講,應該要有氧氣需求才能來住院,但是即便如此,病人真的來得非常的兇猛,可以看見在5月15日為止,空床數一直下跌,所以以應變率最快的醫療體系而言,空床率早就不是1/3了,大概只有1/6-1/5,其中有些開的病房,是一般病房發生內部感染,就地升為專責病房,經過確診病人清空之後,其實還是不適合專責、也沒有足夠人力,所以還是會收回這些床數。

而中央5月17日所提的輕重症分流後,是會稍稍減輕這些壓力,在符合7天解隔標準、但是還有內科需求者,轉移到集檢所進行後續的照護,現在各醫院也在設置緩衝病房,已提供解隔後轉送;姜冠宇醫師說,畢竟有內科需求還是無法安養院安置或送回家的,但是設置緩衝病房也是會有醫療量能上的壓力。所以安養院作為源頭,其感控此時要做得更嚴格。

姜冠宇醫師建議,照護者在確診和非確診時如何照顧病人、與何時解隔的標準,需要定義更明確。在醫院,醫療人員與病人是不同的,其實都是趨嚴用定期3天PCR篩檢監控,可能安養院也需要這樣的支援避免擴大感染。

到5月19日為止,大概維持326張專責床位,但是空床仍然不是往下走勢。從前日(17日)82張、昨日(18日)78張到今日(19日)73張,而至今為止,65歲以上佔中症以上住院3/4,無怪乎疫情爆發前長者的疫苗二劑覆蓋率會決定最後的累計重症死亡率。

姜冠宇醫師也提醒香港經驗:疫情爆發後再追疫苗覆蓋,沒有用喔!也BA.2爆發前的紐西蘭,累計每百萬感染密度,紐西蘭與香港相同,甚至紐西蘭比香港多,但是每百萬累計死亡數香港是紐西蘭的的十倍以上。兩者在疫情前的差異看起來就是長者疫苗覆蓋,而從我們能對這些長者即時開藥,就能再降低這些死亡率。

所以我們5月8日之後抗病毒藥物整個熟練大開,預計對於抑制後續的死亡很有效果,重症致死率後面會壓低,但是先前的重症會繼續拉升死亡數與重症致死率,其實也是疫情爆發初期的死亡,都是條件最差的經歷快速呼吸衰竭,後面病程變化較慢的病人,會有在現在醫療量能調整較為穩定後,會有比較好的照護和即時處理,這個和當初2020年對岸爆發時,總體死亡率一度竄升為25%,但是隨著時間發展,總體死亡率會拉低為5%是一樣的。

姜冠宇醫師說,講這些也是要小心台灣其他地區的量能調整,把政治立場拿掉,要知道流行病,本來就會是各地不同步發展的問題,都會化、空間緊密、交通最密集的北部當然首當其衝。他直言,台灣北部是醫療量能最充裕彈性的地方,都姑且如此了,等到北部的人都有足夠抗體,那麼接下來就是中南部要接招了,他認為戒心一定要有,「我一直認為,最需要擔心的是台灣東部」,那是老人密度頗高的社區,但是醫療資源想必更為稀缺;甚至東部很多安養機構,要提前準備上述安養院確診者照顧確診病人的分流措施。

 

加入 @setn 好友 #抗疫千日 指揮中心解編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