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拋棄海洛因!國衛院17年研究:吸毒者轉向「這2種毒」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研究發現不同非法藥物初犯率,可能出現「犯罪轉移」(圖/國衛院提供)

▲研究發現不同非法藥物初犯率,可能出現「犯罪轉移」(圖/國衛院提供)

台灣曾在2004年爆發一波監所靜脈注射海洛因毒品,導致感染HIV病毒的疫情,疾管署自2005年起進行擴大衛生教育、清潔針具交換與美沙冬替代療法的減害計畫;國衛院一項長達17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減害計畫雖然能讓海洛因的初犯在2006年明顯下降,但「甲基安非他命」與「愷他命」的初犯率卻在這段時間後逐年上升,不同非法藥物初犯率可能出現了「犯罪轉移」,建議針對其他藥物也制定新的毒品減害策略。

靜脈注射毒品會增加感染HIV或C型肝炎病毒的風險,國內在2004年曾爆發大規模的監所靜脈注射海洛因毒品,導致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的疫情。當年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為控制2004年監所感染HIV疫情,自2005年起開始推行自2005年起推行三管齊下的減害計畫,包含擴大原有的衛生教育、清潔的針具交換與美沙冬替代療法。

從每年通報的HIV新感染個案來看,靜脈注射毒品使用者所佔的比率從2004年的40.8%,2005年來到最高的71.6%,2006年開始下降到63.0%,2007年到38.4%,到了2010年則不到一成 (6.5%),可說成效卓著。

針對海洛因的減害計畫成功的減少了HIV針具感染,但是否會改善整體國內的戒毒狀況?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中心主任陳為堅與台大公衛學院等研究團隊,今(30)日公布一項追蹤2001年至2017年的17年追蹤報告。

陳為堅表示,研究謹慎整理出每年各種毒品使用的「初犯者」,結果發現國內現在三種最常見非法藥物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與搖頭丸中,這17年間只有海洛因的初犯率在全國性減害計畫實施前後產生統計上的顯著下降,降幅為每10萬人22.37名初犯者。

若依不同年齡分層來分析,這種顯著降幅只在40歲以下的年齡層出現。相對地,減害計畫並未改變甲基安非他命初犯率在這段期間的逐年增加趨勢,也未改變搖頭丸初犯率在這段期間的逐年減少趨勢。陳為堅表示,這項實證資料的分析結果可看出不同非法藥物初犯率彼此間可能出現的「犯罪轉移」 (crime displacement),當海洛因的初犯率下降,不代表想接觸毒品者就完全不碰毒,反而會去找其他的替代藥品。

陳為堅表示,目前包括甲基安非他命與愷他命,由於國外並未像國內的高盛行率,因此若要開發療法,只能靠國內自己制定新的防疫計畫。心理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海洛因在國內的使用者以成年人居多,但甲基安非他命與愷他命則是以青少年使用較多。

陳為堅表示,為減輕其他毒品的危害,目前國衛院也有兩大策略;包括對毒防個管師的加強培訓,目前國衛院正在引進美國國院院毒防編撰台灣版的《通用成癮治療課程》,盼強化國內的個管師的專業能力。

陳為堅表示,目前國衛院也在推動成癮臨床與基礎雙軌研究醫師制度,目前已成功招募2位醫師,盼培養國內的高階成癮防治人才。

▼陳為堅表示,目前國衛院也在推動成癮臨床與基礎雙軌研究醫師制度,目前已成功招募2位醫師(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陳為堅表示,目前國衛院也在推動成癮臨床與基礎雙軌研究醫師制度,目前已成功招募2位醫師(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加入 @setn 好友 #台灣毒品氾濫成災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