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MIT農產好物入"皂"  台大高材生成手工皂達人

專案中心/綜合報導

台東金針、大目釋迦、還有池上米,以在地農產品為起點的天然手工皂,讓身體與土地有了不一樣的連結。社會企業創辦人尹又令提到,市面上手工皂的競爭品牌很多,但大部分都可能是以香氛 精油然後還有一些中藥草為媒介,但比較少看到是用台灣在地的素材,所以就發想跟台東在地的小農,像是釋迦、金針、池上米這些原料,來讓手工皂更有特色及競爭力。

MIT農產好物入"皂"  台大高材生成手工皂達人

▲MIT農產好物入"皂"  台大高材生成手工皂達人

把農產好物融入肥皂讓手工皂去蕪存菁

尹又令說到,比如說像是釋迦,它的果皮跟果泥之間有一層果砂,那就會把它提煉出來,然後讓它加入到肥皂之後產生的顆粒感,可以去取代過去化學產生柔珠的顆粒感,取而代之就是天然的果砂。此外,像是宜蘭的紅心地瓜,由於地瓜本身的澱粉很高,吸附油脂的能力就可以增強,所以把地瓜加入到手工皂之後,就可以拿來當作為事清潔皂,清洗廚房去除油污的效果也特別好。

結合各地小農製作出標榜天然無添加化學成分的手工皂

台大社工系畢業的尹又令,還開發出旅用皂絲,既環保又方便,也成功吸引五星級飯店青睞。尹又令說,飯店很要求每一個肥皂要長得一樣,可是對學員來說,要把每個皂都切的大小一致,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後來就想到用皂絲的方式,把肥皂切成絲放到內袋去,最後包裝到牛皮袋,就可以完全標準化,也符合飯店的規格。

原來手工皂的背後,是由各地小作所的心智障礙學員製作,2015年他赴台東參與兩岸頂尖學校CSR交流,研究社福團體所遭遇的瓶頸,並以社會企業角度提案協助轉型,最終獲選成為優勝團隊。

尹又令說,因為發現做手工皂對學員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可是在小作所卻發現了幾個嚴重的問題,譬如說像產能不足、沒有品牌、沒有行銷人力、沒有通路,也過去常常會用慈善行銷的方式,就是感覺社福團體很可憐,因為這些問題也導致手工皂銷售狀況沒有很穩定。

於是大三那年,尹又令毅然決然成立社會企業,並考取台灣手工皂推廣協會師資證書,投入配方研發,還沒畢業反倒先成了創業家。走進位於台中的小作所,這裡收受的是中重度心智障礙的學員,教保老師把手工皂製程拆成12道工序,每一個步驟所需的工具與擺放位置,都用大量圖卡輔助解說。

教保組長王素芬表示,這邊都是18歲以上心智障礙的大朋友,因為他們的認知部分,是比較弱一點的,透過圖卡的運用讓他們更清楚現在要拿的工具,到底是什麽樣的工具,現在要拿的材料是哪一種材料,教學過程當中使用了大量的圖卡跟視覺提示,透過認知練習,讓學員們訓練手部精細動作。

尹又令在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的協助下,串聯在地小農與各地社區小作所,要打破以悲情販售愛心的行銷手法,用產品品質來獲取市場認可。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郝名媛表示:我們一直都是給釣竿教釣魚,所以也希望一路陪伴學員們持續成長,並發展出一套可運行的商業模式,讓社會企業也能從中穩定獲利。如今全台5間小作所共有100位身心障礙的學員,教保老師蘇玉如就說到,這些孩子裡面,還是會有些學員狀況比較好,100包一包都不會出錯,但也還是會有的學員,100包裡面出錯50包的,一般人可能會覺得說那就不要讓他做就好了,但老師卻會覺得要看的是他50包秤對的機會,而不會去在意他秤錯的50包,就不給他這個工作。

社會企業創辦人尹又令最大的願景是,希望全台灣每一個縣市都有合作的小作所,目前他們已有5間小作所的合作,其他的縣市也在尋找合作的機會當中,如果能撐過這次疫情,業績也越來越好的話,就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學員。尹又令用知識突破重重難關,也用商業模式發揮助人事業!

加入 @setn 好友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