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美爆「耳念珠菌」激增、患者90天亡!羅一鈞:國內檢出3例「3類人」小心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耳念珠菌示意圖。(圖/翻攝自CDC、Pixabay)

▲耳念珠菌示意圖。(圖/翻攝自CDC、Pixabay)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不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爆出具有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正以驚人速度傳播中,造成染病人數急遽上升,據悉,患者有三分之一在感染的90天內病逝,CDC將耳念珠菌視為緊急公共衛生威脅。外界好奇我國掌握情形?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4)日表示,我國曾有檢出3例個案、其中2例屬於輕症,都無特殊抗藥性;另,目前掌握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洗腎患者等較易受到感染,因非法定傳染病,且國內尚未發現多重抗藥耳念珠菌,評估未增加風險、會持續跟醫院合作來監測。

羅一鈞表示,我國曾有檢出3例耳念珠菌個案、其中2例屬輕症,都無特殊抗藥性。(圖/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表示,我國曾有檢出3例耳念珠菌個案、其中2例屬輕症,都無特殊抗藥性。(圖/指揮中心提供)

據悉,美CDC日前在醫學年鑑(Annals of Medicine)發表研究,發現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一種真菌,依附在皮膚及衣物上,具有高度傳染性,通常會侵害免疫系統較弱的年長者。耳念珠菌具有真菌藥物抗藥性,症狀包括發燒、畏寒等,短時間內病情就會加重,如果不幸擴散到血液或心臟等器官,可能直接死亡。數據顯示,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有三分之一在90天內病逝,不過目前數據過少,無法保證死因是耳念珠菌直接致死,或是患者其他健康問題受到耳念珠菌加速惡化所致。

美國2016年出現第一例耳念珠菌通報案例,接著逐年增加,2021年1471例,2022年已有2377人被感染。目前耳念珠菌擴散美國華府及30個州,推估病例增加與新冠肺炎有關,耳念珠菌透過附著護理袍、手套及其他個人防護裝備傳播。CDC也警告,耳念珠菌對全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羅一鈞表示,我國曾檢出3例個案、其中2例屬於輕症,都無特殊抗藥性。第一例為南部5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和天疱瘡而服用類固醇及抗生素治療2018年4月因皮膚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在門診採檢培養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

第二例為南部60多歲男性越南台商,,有糖尿病/中風病史, 2021年5月因意識混亂/診斷敗血性腦病變, 收治當地醫院, 7月轉診回到台灣, 有洗腎及中央靜脈導管等管路, 住院3周後因發燒血壓偏低, 血液培養檢出,無特殊抗藥性,使用注射型抗黴菌藥物後培養轉陰性,病況改善轉出加護病房。

第三例為南部40多歲男性,有外耳道膽脂瘤病史曾因復發多次手術,2022年2月因耳漏/耳鳴/聽損/頭暈1個月就醫培養檢出,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

他說,耳念珠菌在2009年於日本首次被發現,近年來已於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多國迅速傳播並造成感染。目前瞭解主要發生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洗腎等重症病患,死亡率高可以達到三至六成;感染發生在各年齡層的病人,從早產兒到老年人都有,但主要是免疫力較差者, 一般健康狀況良好者則不用擔心病菌威脅。

羅一鈞說,耳念珠菌常具有多重抗藥性,對多種常用於治療念珠菌症的抗黴菌藥抗藥,嚴重限制治療選擇,甚至有些菌株對3類主要的抗黴菌藥都有抗藥性發生。不過國內檢出3例之菌株尚未發現具特殊抗藥性。念珠菌感染通常是內源性感染,即源自病人自身帶的念珠菌產生感染。耳念珠菌曾在人體的呼吸道、尿道及腸道偵測到,但目前發現的感染個案主要來自病人本身內源性菌株或外來菌株感染所致,或兩者皆是,尚未明朗。而耳念珠菌可於環境表面存活數週之久,可經由接觸帶菌病人及汙染的環境表面或設備傳播。

加入 @setn 好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