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兒童節!兒少照顧者卻「沒童年」家總籲政府重視 衛福部回應了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家總呼籲,政府應趕緊掌握盤點國內兒少照顧者的需求與負荷程度評估(圖/三立新聞台)

▲家總呼籲,政府應趕緊掌握盤點國內兒少照顧者的需求與負荷程度評估(圖/三立新聞台)

今日是兒童節,但卻有一群「兒少照顧者」,得照顧身心失能的父母或家人,被迫提早長大,承擔與他們年齡不符的照顧責任,失去快樂成長的機會,甚至影響一生發展。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今(4)日特別呼籲,政府應趕緊盤點國內兒少照顧者的需求、評估負荷程度,給予及時協助。衛福部次長李麗芬表示,目前已要求各社福中心,蒐集脆弱家庭中的兒少照顧者情形,盼給予及時協助,保有完整童年。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國內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有越來越多的兒童,可能得照顧身心失能的父母甚至是隔代的祖父母。成為主要照顧者或協助性質的次要照顧者,「因照顧而卡在人生起跑點上」,犧牲睡眠、休息、遊戲、課業投入或社團參與時間,也在心理面造成長遠衝擊,影響到就業、婚姻等生涯發展。

但國內目前針對兒少生活調查、老人生活調查、身心障礙者調查等資料庫中,有關國內有多少兒少照顧者,一直缺乏相關調查報告。但在實際的孝行獎活動或募款廣告,卻又常看到有兒少照顧者的身影,表示兒少沒有受到足夠的保障與支持,明顯違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精神。

家總呼籲,政府與民間應重新檢視各類孝行獎表揚兒少照顧者的訊息,停止歌頌美化,而是提供即時的支援服務。根據英國諾丁漢大學推估,約20%在學生正在承擔照顧責任。英國採取的支持行動包括,給予兒少照顧者明確的福利身份類別;發展適切的評估與處遇對策,讓孩子安心求助;敦促學校扮演發現兒少照顧者與提供服務的積極角色。

此外,英國早在英國1995年《照顧者認可與服務法(Carers Recognition and Services Act)》即將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照顧者列入法律保障對象,政府必須進行需求評估,提供相關資訊和支持服務,例如允許暫時遠離學習的休息,或上課可攜帶手機、可晚到校等權宜措施,以保障孩子的「正常童年 (normal childhood) 」

家總呼籲教育部推動「友善照顧校園」,打造讓學生感覺到能安心說、說了有用的環境,教育部應盡速完成三項工作:包括兒少照顧者的需求調查,但必須注意調查方式不評價、不傷人;建立兒少照顧者負荷評估量表,並提供適切的支持服務,例如教育部應與衛福部或社家署合作,加速連結長照2.0或支持家庭的資源;第三點則是,制定正確認知兒少照顧者問題的教材,辦理師生培力課程。

陳景寧表示,有很多兒少照顧者對未來抱持負面想法,一方面也會擔心若求助,有可能與家人拆散,因此相關單位務必在調查時得特別小心,給予安全感且不要標籤化。曾看過有兒童母親腦癌、父親前一年中風病逝,得承擔家計。師長到家探訪時,也帶著不少學習教材讓盼跟上進度,但在社工眼裡,小朋友還沒有完成悲傷準備。因此針對兒少照顧者,社福與教育單位還有更多需要一同合作。

衛福部次長李麗芬表示,目前已要求各社福中心,蒐集脆弱家庭中的兒少照顧者情形,盼給予及時協助,也將與教育單位合作,或給予脆弱家庭就業媒合,讓兒少照顧者保有完整童年。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