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氣候變遷旱澇相交 河川水質最佳占比近10年新低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環保署最新發布的水質監測年報。根據資料顯示,河川水質最佳的「未(稍)受污染」占比近10年來呈現新低,而水質最差的「嚴重污染」比例也達到歷史低點。文章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氣候變遷引起的旱澇交替,導致短時間內大量降雨,造成污染物的增加。根據河川污染指數(RPI)的統計,111年未(稍)受污染占42.8%,輕度污染占13.5%,中度污染占39.1%,嚴重污染占4.6%。然而,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顏旭明指出,這些污染程度較低的監測站位於河川上游地區,主要是由於暴雨導致懸浮固體濃度突然增加,導致測值落在輕度污染範圍內。他強調這些水源仍符合飲用水標準。此外,顏旭明補充說明,實際河川水質污染長度的百分比顯示,今年未(稍)受污染及輕度污染的占比約74%,過去5年也都在74%至78%之間,顯示整體河域水質並未有太大的變化。他也提到,要評估水質的變化需要長時間的監測,且水質受到氣候的影響較大。總結來說,這篇文章詳細報導了河川水質最佳和最差的比例變化情況,並呼籲大眾關注水質保護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報導了環保署最新發布的水質監測年報。根據資料顯示,河川水質最佳的「未(稍)受污染」占比近10年來呈現新低,而水質最差的「嚴重污染」比例也達到歷史低點。文章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氣候變遷引起的旱澇交替,導致短時間內大量降雨,造成污染物的增加。根據河川污染指數(RPI)的統計,111年未(稍)受污染占42.8%,輕度污染占13.5%,中度污染占39.1%,嚴重污染占4.6%。然而,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顏旭明指出,這些污染程度較低的監測站位於河川上游地區,主要是由於暴雨導致懸浮固體濃度突然增加,導致測值落在輕度污染範圍內。他強調這些水源仍符合飲用水標準。此外,顏旭明補充說明,實際河川水質污染長度的百分比顯示,今年未(稍)受污染及輕度污染的占比約74%,過去5年也都在74%至78%之間,顯示整體河域水質並未有太大的變化。他也提到,要評估水質的變化需要長時間的監測,且水質受到氣候的影響較大。總結來說,這篇文章詳細報導了河川水質最佳和最差的比例變化情況,並呼籲大眾關注水質保護的重要性。

問答

Q1:根據最新的環保署水質監測年報,今年河川水質最差的占比比例是多少? a) 42.8% b) 13.5% c) 39.1% d) 4.6% 正確答案:d) 4.6% Q2:根據環保署官員的說明,導致某些水質測站測值落在輕度污染範圍的原因是什麼? a) 未受到污染的占比最低 b) 測站位於河川下游地區 c) 暴雨導致懸浮固體濃度突然增加 d) 河川污染指數級別變化劇烈 正確答案:c) 暴雨導致懸浮固體濃度突然增加 Q3:根據顏旭明的補充說明,河域水質整體變化其實不大,原因是什麼? a) 實際河川水質污染長度百分比與往年相近 b) 近幾年旱澇相交,降雨強度增加 c) 飲用水監測結果都符合標準 d) 水質受到氣候影響大 正確答案:a) 實際河川水質污染長度百分比與往年相近

Q1:根據最新的環保署水質監測年報,今年河川水質最差的占比比例是多少? a) 42.8% b) 13.5% c) 39.1% d) 4.6% 正確答案:d) 4.6% Q2:根據環保署官員的說明,導致某些水質測站測值落在輕度污染範圍的原因是什麼? a) 未受到污染的占比最低 b) 測站位於河川下游地區 c) 暴雨導致懸浮固體濃度突然增加 d) 河川污染指數級別變化劇烈 正確答案:c) 暴雨導致懸浮固體濃度突然增加 Q3:根據顏旭明的補充說明,河域水質整體變化其實不大,原因是什麼? a) 實際河川水質污染長度百分比與往年相近 b) 近幾年旱澇相交,降雨強度增加 c) 飲用水監測結果都符合標準 d) 水質受到氣候影響大 正確答案:a) 實際河川水質污染長度百分比與往年相近

根據環保署最新水質監測年報,河川水質最佳「未(稍)受污染」的占比為近10年新低,但同時間水質最差「嚴重污染」的比例也追平歷史低點,研判是氣候變遷旱澇相交,短時間大量降雨導致。

根據環保署最新水質監測年報,河川水質最佳「未(稍)受污染」的占比為近10年新低,圖為濁水溪。(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環保署最新水質監測年報,河川水質最佳「未(稍)受污染」的占比為近10年新低,圖為濁水溪。(示意圖/資料照)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每年發布「環境水質監測年報」,最新版民國111年報告於日前公布,河川部分包括54個流域,涵蓋主、支流河川共85條,計有304個水質測站進行採樣作業。

河川水質是透過河川污染指數(RPI)來判斷,RPI是綜合型指數,包括生化需氧量、溶氧、氨氮及懸浮固體物等4項污染物,可分為「未(稍)受污染」、輕度、中度及嚴重污染等4個等級。

根據資料,若以水質測站各級污染程度百分比來觀察,111年未(稍)受污染占42.8%、輕度污染占13.5%、中度污染占39.1%、嚴重污染占4.6%。其中未(稍)受污染占比是近10年來最低,前一次低點則是102年的43.4%。

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顏旭明告訴中央社記者,這些未(稍)受污染的監測站都位於河川上游地區,主要受到暴雨導致懸浮固體濃度突然高升,讓測值落在輕度污染範圍;但他強調在飲用水監測上都符合標準。

顏旭明說明,前述統計是依測站監測次數,但若依實際河川水質污染長度百分比來看,今年未(稍)受污染加上輕度污染的占比約74%,過去5年也都在74%至78%間,代表整體河域水質並未有太大變化。

顏旭明補充,水質變化需要看長時間的監測,且水質受到氣候影響大,近幾年旱澇相交,雖然可能年總雨量變化不大,但集中在短時間降雨,水量不穩容易造成水中的懸浮固體激增,進而影響RPI。

此外,顏旭明指出,各河川局及水利單位也會利用乾旱期間增加清淤工程,在擾動增加的狀態下,若突然降雨也會造成RPI指數不佳。

同樣根據111年的「環境水質監測年報」,河川嚴重污染占4.6%,則是追平105年為歷史低點。

顏旭明說明,其實台灣的河川水質在91年仍有66個測站達嚴重污染程度,今年僅剩9個測站,位於新北、桃園、雲林、台南、高雄、屏東等地,主要污染源以民生用水占近半數,其他則有部分工業、畜牧污水;目前也持續與營建署合作,加速下水道接管,以減少嚴重污染的情況。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