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台灣旅館現臭蟲?專家:常躲在「3處」入住檢查床墊家具有無蟲體、卵粒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近日多國陷入臭蟲危機的情況,其中提到南韓和台灣都有相關通報。專家提醒民眾在入住旅館時應注意檢查床墊和家具縫隙是否有臭蟲的痕跡。同時,文章也提到臭蟲可能進入公共設施如學校、火車等,並呼籲個人防範措施、政府監測與介入處理以及病媒業者的專業知識與處置手法的結合,才能減低臭蟲的孳生與危害。蔡坤憲提醒民眾臭蟲叮咬造成的過敏反應,並指出與其他蚊蟲叮咬的差異。 這篇文章全面報導了臭蟲危機的現況以及相關專家的意見。它提醒了民眾在旅館入住時應該注意檢查,並呼籲政府和病媒業者的參與與合作。然而,文章中的部分資訊可能需要更多的具體數據和科學研究來支持。此外,雖然專家提到臭蟲有很強的傳播能力並能在短時間內產下大量卵,但並未提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總體而言,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初步認識臭蟲危機的觀點,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實際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篇文章報導了近日多國陷入臭蟲危機的情況,其中提到南韓和台灣都有相關通報。專家提醒民眾在入住旅館時應注意檢查床墊和家具縫隙是否有臭蟲的痕跡。同時,文章也提到臭蟲可能進入公共設施如學校、火車等,並呼籲個人防範措施、政府監測與介入處理以及病媒業者的專業知識與處置手法的結合,才能減低臭蟲的孳生與危害。蔡坤憲提醒民眾臭蟲叮咬造成的過敏反應,並指出與其他蚊蟲叮咬的差異。 這篇文章全面報導了臭蟲危機的現況以及相關專家的意見。它提醒了民眾在旅館入住時應該注意檢查,並呼籲政府和病媒業者的參與與合作。然而,文章中的部分資訊可能需要更多的具體數據和科學研究來支持。此外,雖然專家提到臭蟲有很強的傳播能力並能在短時間內產下大量卵,但並未提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總體而言,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初步認識臭蟲危機的觀點,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實際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問答

Q1: 以下哪個區域近日出現臭蟲問題? a) 韓國 b) 台灣 c) 法國 正確答案:b) 台灣 Q2: 以下哪個疫情後的因素可能增加臭蟲的擴散? a) 人員流動增加 b) 旅遊交通頻繁 c) 公共設施使用量增加 正確答案:a) 人員流動增加 Q3: 以下哪個症狀是臭蟲叮咬常見的反應? a) 皮膚發癢和刺痛 b) 皮膚會腫脹成硬塊 c) 皮膚出現紅色丘疹 正確答案:c) 皮膚出現紅色丘疹

Q1: 以下哪個區域近日出現臭蟲問題? a) 韓國 b) 台灣 c) 法國 正確答案:b) 台灣 Q2: 以下哪個疫情後的因素可能增加臭蟲的擴散? a) 人員流動增加 b) 旅遊交通頻繁 c) 公共設施使用量增加 正確答案:a) 人員流動增加 Q3: 以下哪個症狀是臭蟲叮咬常見的反應? a) 皮膚發癢和刺痛 b) 皮膚會腫脹成硬塊 c) 皮膚出現紅色丘疹 正確答案:c) 皮膚出現紅色丘疹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床蝨」又稱臭蟲。(圖/翻攝自環境部官網)

▲「床蝨」又稱臭蟲。(圖/翻攝自環境部官網)

近日多國陷入「臭蟲危機」,如南韓至少17個縣市陷入臭蟲通報,警報還沒解除;而國內最近在萬華區旅館,也疑似有旅客反映出現臭蟲。對此,專家提醒,臭蟲可能侵入學校、火車等,民眾到旅館住宿時,可先將行李放置在入口處,檢查床墊、家具縫隙是否有黑色血便、蟲體與卵粒。

法國日前出現臭蟲疫情,隨後在南韓也出現「臭蟲危機」,南韓官方宣布執行為期一個月的「大規模除蟲」。而國內的萬華區,近日也有旅客反映臭蟲現蹤,但遭業者否認。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邀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蔡坤憲分析臭蟲(床蝨)危害。蔡坤憲表示,臭蟲族群擴散的方式主要為被動式傳播,如攀附躲藏於行李、衣物、家具,再因人員攜帶或物流交通移動到下個地方,建立新的臭蟲族群。此外,近年來高抗藥性的臭蟲族群出現,使得化學防治成效降低,因此臭蟲流行的條件有:民眾、外籍人士之行李夾帶臭蟲進入台灣、高抗藥性臭蟲族群建立於台灣,以及臭蟲孳生的家具或行李未被妥善處理,流入二手市場或被人撿取使用等。

臭蟲多於皮膚與衣物或棉被接觸附近叮咬,學者建議住宿時可先檢查床墊、家具縫隙是否有黑色血便、蟲體與卵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臭蟲多於皮膚與衣物或棉被接觸附近叮咬,學者建議住宿時可先檢查床墊、家具縫隙是否有黑色血便、蟲體與卵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他說,新冠疫情後人員的流動逐漸增加,旅遊交通也逐步恢復疫情前的頻繁交流,都可能增加台灣境內或境外臭蟲的族群擴散。倘若未來大流行,臭蟲侵入公共設施如學校、圖書館、捷運、客運、火車等處,民眾個人防範措施、政府的監測與介入處理、以及病媒業者的專業知識與處置手法三者結合,才有可能減低臭蟲的孳生與危害。

蔡坤憲提醒,臭蟲叮咬造成的過敏反應常見為「紅色丘疹且周邊皮膚會腫脹成硬塊,且皮膚會發癢和刺痛」,症狀大約1至2週內會消失。與其它蚊蟲叮咬差異點為叮咬位置,蚊蟲多以皮膚裸露處叮咬,而臭蟲多於皮膚與衣物或棉被接觸附近叮咬,典型的叮咬痕跡排列為線狀,若過敏症狀嚴重建議向皮膚科醫師診斷開藥。

台大昆蟲學系名譽教授徐爾烈日前表示,臭蟲有很強的傳播能力,到長成成蟲後,就會開始產蛋,每隻約可產下10至20隻。「若國內旅館真的出現臭蟲,代表台灣也有可能會大流行。」呼籲旅館業者可將房間細縫堵住,並針對旅館門口的踢腳板位置,可噴長效型的殺蟲劑,能殺死爬過的臭蟲。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