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專訪/老饕帶路!藏身鐵皮屋的印尼小吃 她賣23年喊:不離開金門了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張偉芬23年前嫁來金門,開了一間「印尼美食小店」。(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張偉芬23年前嫁來金門,開了一間「印尼美食小店」。(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我這輩子不回印尼,永遠待在金門了!」現年71歲的印尼華僑張偉芬,23年前遠嫁金門,開了一間「印尼美食小店」,客人都叫她張阿姨,客廳桌就是餐桌,來這裡用餐彷彿到張阿姨家作客,每道料理都是道地的印尼口味,不過張阿姨認為自己是道地的金門人,愛這片土地,不會離開這裡。

陽翟大街後方一棟不起眼的鐵皮屋就是張偉芬的家,也是印尼小吃店,如果沒有饕客帶路,真的很容易錯過,顧客頭一次進門可能有些不習慣,好像來到陌生人家裡吃飯,電視播著新聞,陳舊沙發和堆滿雜物的茶几,生活感很重,不過張阿姨的話家常,很快就鬆懈你的拘束,菜單上必點的是招牌印尼乾麵、海鮮炒麵或巴東牛肉,如果口渴可以點一杯印尼冰茶或斑蘭葉製成的珍多冰(cendol)來解渴。

印尼小吃藏身鐵皮屋民宅,若沒有饕客帶路很容易錯過。(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印尼小吃藏身鐵皮屋民宅,若沒有饕客帶路很容易錯過。(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客廳就是用餐區,在這裡吃飯就像到張阿姨家作客。(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客廳就是用餐區,在這裡吃飯就像到張阿姨家作客。(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張阿姨說,金門牛肉吃起來比台灣牛更香,加入辣椒、蒜頭、椰奶和印尼進口醬汁,悶燒鍋燉煮25分鐘,口感軟爛即化,醬汁微辣帶點椰奶香很下飯;店裡用的麵條全是張阿姨用製麵機製作,就連招牌印尼乾麵的醬料,也是張阿姨自己炒油蔥,加入蒜頭、辣椒和印尼進口的甜醬油、辣醬製成,麵條Q彈有嚼勁,微甜微辣的異國風味醬汁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

另外,客廳還擺著一袋袋印尼蝦餅和尚未油炸的米餅,也都是張阿姨自製的,印尼蝦餅是樹薯、馬加魚(𩵚魠魚)蒸熟後,加入切碎辣椒、蒜頭、鹽巴調味,揉團切片曬乾,最後油炸膨成一片片酥脆蝦餅,米餅則是糯米蒸熟後加入蝦米、蒜頭、辣椒、鹽調味,捏團定型曬乾4天以上,要食用前再油炸,可說是印尼版「爆米香」,吃起來酥脆帶點鹹香。

海鮮炒麵和巴東牛肉是張阿姨的拿手料理。(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海鮮炒麵和巴東牛肉是張阿姨的拿手料理。(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店內的印尼蝦餅是張阿姨自己揉漿、切片、曬乾。(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店內的印尼蝦餅是張阿姨自己揉漿、切片、曬乾。(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張阿姨年輕時在印尼開小吃店,與前夫育有一子一女,後來與前夫離婚,女兒則嫁到桃園,張阿姨則在友人牽線下認識第二任丈夫,2000年遠嫁金門,可惜嫁來第3年第二任丈夫因病過世,好在留下一棟房子,讓張阿姨可以賣家鄉味小吃過活,兒子2013年在台灣因工安意外過世。

張阿姨2005年歸化台灣、放棄印尼籍,不過她並沒有搬到桃園和女兒居住,而是選擇留在金門守護丈夫的房子,張阿姨說女兒有自己的生活,她不好意思打擾,只有需要印尼進口的食材、醬料,才會打電話請女兒幫忙訂購。

張阿姨認為自己是個道地的金門人,不打算回印尼也不會搬到台灣本島。(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張阿姨認為自己是個道地的金門人,不打算回印尼也不會搬到台灣本島。(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張阿姨以前每天早上會到菜市場買菜,不過近年身體不好,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到菜市場採購的頻率減少,身體感到很累時會請鄰居幫忙採購,原本開店時間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也因身體狀況延後至11點開店,很多熟客吃習慣張阿姨的印尼料理,三天兩頭就到店裡報到,順便陪張阿姨聊聊天,關心近況和病況。

在金門住了20多年,張阿姨覺得這裡很安靜,也對這片土地有了感情,留著印尼的血液,但自認更像一個金門人,即使有病在身,也不願搬到醫療資源較豐富的台灣,更不願搬回印尼,想在金門過完一生,有機會到金門,除了品嘗金門糜粥、油條,,也可以到張阿姨家作客,品嘗她的好手藝。

華山基金會金門分站定期關心探訪張阿姨,關心病況和居住狀況。(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華山基金會金門分站定期關心探訪張阿姨,關心病況和居住狀況。(圖/華山基金會 洪伯炫 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三立獨家 Exclusive

【#直播中LIVE】賴清德出席《行動創新AI內閣 新閣策勵營》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台北母娘文化季!蔡英文、蔣萬安同台「保民遶境嘉年華」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