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丁賢偉醫師以低溫療法取代傳統開顱手術,病人恢復良好重返生活。(圖/台北醫院提供)
一名37歲楊姓工程師在意識不清的情況下,被救護車送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檢查為雙側額葉有外傷性腦內出血,危及生命,所幸經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醫療團隊搶救,使用低溫治療10天後,楊男恢復意識,經過一個月,回診時已能談笑自如,聊起在復健過程中的印象都非常清楚,唯有近期少部份情感記憶模糊,數學與邏輯思維未受影響,楊太太微笑表示先生似乎回到樂觀、積極的工作狂模樣,個性真是一點也沒變,還是溫和、很ㄍㄧㄥ的天蠍男,將帶先生至經常約會的地點舊地重遊,加速情感記憶恢復。
神經外科丁賢偉醫師表示,正常人的腦壓小於10~15 mmHg,楊男腦壓最高時已超過30mmHg,一般嚴重顱內出血以開顱手術搶救後,仍有很高的機率死亡或腦死成為植物人,成功搶救回來的病人也有可能因為顱內額葉開刀,手術後發生額葉症候群,如:不知冷熱、無情緒波動、個性轉變,情緒不穩,甚至會忘記吃飯,讓家人又生氣又心疼。
丁賢偉醫師當即向病人家屬說明並建議把握黃金搶救時間,使用「低溫療法」取代傳統的開顱手術,盡快解除腦壓危機,並避免破壞腦組織。透過置放顱內壓監視器監測腦部壓力的變化,讓楊先生的核心體溫控制在32-36度之間,減少腦部的細胞耗氧與耗能,適時使用藥物降低腦壓,讓受傷細胞發炎反應下降,使病人以低耗能的狀況度過顱內出血最早的危險期,保護腦部功能同時促進自行恢復。
楊先生在加護病房以低溫治療10天,清醒後確認腦部與神經未再受損,進而轉至一般病房進行整合治療,包括床邊復健、中醫針灸以及高壓氧治療,一個月後出院再回門診時,楊先生的行動自如、意識清楚,楊媽媽快樂地笑著抱怨兒子現在不太乖,意識清楚就不受控了,到處趴趴走,帶著滿足的笑容表示對於兒子能夠恢復往常的模樣感到非常開心,非常感謝醫療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