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清代十官九貪不假!但有「三種銀子」他們不敢拿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儘管清代官員貪腐是普遍現象,但有些不該拿的銀子一分都不能要。(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儘管清代官員貪腐是普遍現象,但有些不該拿的銀子一分都不能要。(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代的官場腐敗現象非常普遍,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論是地方官員,還是中央官員,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參與腐敗當中。當時就非常流行「十官九貪」的說法,儘管清代官員貪腐是普遍現象,但久在官場混跡的老手,自入仕那天開始就懂得一個道理,不該拿的銀子一分都不能要。

那麼,官場之上是有哪些銀子是不能沾手的呢?至少有三種銀子他們不敢拿:

一、藩庫的銀子沒人敢動:
各省每年徵收的各種賦稅大部分解至京師戶部,一小部分留作地方公用,以備應急之用。這部分銀兩就存在布政使藩庫。《大清律例》載有明文,凡監守自盜者從重治罪,所謂的監守自盜就是染指藩庫。大致的量刑標準就是官員貪腐1000兩者處以死刑,貪腐一兩也要依照革職處分。應該說,清代的法律對監守自盜者是絕不容情的。

二、科舉的銀子不能拿:
地方各省每年都要依照禮部的部署舉行科舉考試,府州縣也會專門撥出經費用於科考。科舉考試攸關國家選才,歷代皇帝對此十分重視;清代歷史上,地方官在科舉經費上動心思的也不多,和監守自盜一樣,都被官場奉為為官鐵律之一,但凡有碰觸底線者,就會受到同僚的鄙視。就連大貪官和珅也不敢把手伸進科學經費上。

三、河道漕運的銀子不能拿:
要說地方上那個單位最富裕,那麼河道、漕運絕對會排在前三名。就河道而言,無災之年朝廷每年都會固定撥出數百兩銀子進行修繕維護。承平時期,河道衙門的這筆經費怎麼用?用在什麼地方?朝廷無法監控,但是每一兩銀子的去向,必須得交代得清清楚楚。換句話說就是河道的銀子只能專款專用,還時常派出監察禦史審核河道的款項,對貪腐官員採取嚴厲打擊。正是由於朝廷查得嚴,所以河道官員都不敢染指治河銀兩。

 
加入 @setn 好友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柯文哲收押禁見D13 台北看守所過中秋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