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獨家/旅荷22年藝術家 帶回「被遺忘」的台灣史!一句話的結局藏悲劇

記者張雅筑/台北報導

到台灣生根的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雖然僅待了短短10年就過世,但留下的日記讓後人找回歷史的一塊拼圖。(圖/出版社提供)

▲到台灣生根的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雖然僅待了短短10年就過世,但留下的日記讓後人找回歷史的一塊拼圖。(圖/出版社提供)

1624年荷蘭人踏進台南這片土地,就此開啟兩國的交流,至今已有400年歷史,為紀念台荷400年歷史源起,不僅荷蘭國家博物館展出16件當時的文件和圖像,台南葉石濤文學紀念館也舉辦了「尼德蘭畫師藝術重構─Dutch Masters Reimagined」特展,展出3名台荷藝術家畫作。此外,近日也有一本新書《熱蘭遮之淚》剛出版,荷治台灣史權威江樹生教授直言,內容相當接近史實,讓人看了非常感動。

今年剛好是台荷交流400年,以出版台灣文學、歷史等相關研究書籍為主的前衛出版社,近日熱騰騰上市一本少數以描述「個人」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小說作品《熱蘭遮之淚》,內容描述了溫世繆牧師夫婦在新港教會牧會的歷程,及其與荷蘭人、漢人和原住民在台灣交往的活動。致力於研究早期台灣史、荷蘭檔案有關台灣史料研究的江樹生教授,他表示,有關台灣的荷蘭文獻,絕大部分都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的官方檔案,內容幾乎脫離不了與公司的利害關係,但《熱蘭遮之淚》以第一人稱描述,還原了荷蘭人、福爾摩沙人的原貌,以及荷鄭衝突實況江樹生教授看完後都不禁讚嘆,這是一本相當接近史實且令人感動的小說,「這故事非常值得帶回台灣,分享給台灣的鄉親。」

前衛出版社副社長林君亭表示,現在紙本書籍沒落,出版社其實很多都是苦撐,但因為《熱蘭遮之淚》這本書讓他找回初心和動力,以及出版書的意義。(圖/記者張雅筑攝)

▲前衛出版社副社長林君亭表示,現在紙本書籍沒落,出版社其實很多都是苦撐,但因為《熱蘭遮之淚》這本書讓他找回初心和動力,以及出版書的意義。(圖/記者張雅筑攝)

這本書的作者為書中主角,也就是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的後代彼得.溫世繆(Pieter Winsemius)與其父親亞伯特.溫世繆(Albert Winsemius),所有內容都是參照家庭聖經、日記和眾多檔案文獻所寫成的一部歷史小說,荷蘭文原版《Niet zonder tranen》於2016年由阿姆斯特丹Prometheus出版社發行。

而這本書為什麼會在時隔6年後被翻譯成中文於台灣出版呢?這全要歸功旅居荷蘭22年的台灣人王儷靜(Lily Wang),因為她看了這本書後深受感動,覺得應該把這故事帶回台灣,和台灣的鄉親們分享,所以王儷靜毫不猶豫地和作者聯繫,沒想到作者得知後相當開心和感激,二話不說授權翻譯成中文。王儷靜在日前的新書分享會上謙虛表示,自己的專業背景其實生物醫學、興趣是寫實主義繪畫還有推動台荷相關交流活動等,「其實有一度懷疑自己真的能翻好嗎?多少有點擔心和怕怕的說,『會不會讓原本的故事翻譯不夠到位?』起初真的有點掙扎。」好在有荷蘭史及教會史研究專家的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神學博士林昌華,以及荷治台灣史權威江樹生教授的支持和鼓勵並做最後的審訂,讓王儷靜接下這翻譯重任。

《熱蘭遮之淚》譯者王儷靜表示,在翻譯的過程中自己幾度哭到不行,但也被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夫妻倆的樂觀、勇敢給感動,甚至期許自己學習這樣的精神。(圖/記者張雅筑攝)

▲《熱蘭遮之淚》譯者王儷靜表示,在翻譯的過程中自己幾度哭到不行,但也被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夫妻倆的樂觀、勇敢給感動,甚至期許自己學習這樣的精神。(圖/記者張雅筑攝)

王儷靜回憶當時說,其實最打動她接下這任務的原因是,江樹生教授告訴她:「Lily我覺得你很適合翻譯也能做好這本書的翻譯,第一個,你有很大的熱忱對這本書,你非常愛這本書,第二是,這本書是你找回來的,第三你在荷蘭生活這麼久,你對荷蘭人的習性和文化是有一定的瞭解,我覺得你是可以翻的。你翻,我願意幫你做審定!」聽完這些鼓勵和分析,讓王儷靜充滿了信心,接著她笑說:「開始翻譯之後,我就整個跟這本書的內容融為一體,我那時都跟朋友說:『我早上起來惦記著他們這一家人,晚上睡覺前還是跟他們這一家人。』你就會很關心這件事,它足足佔據了我生活重心長達四個月。」

談及翻譯的過程,王儷靜稍稍的劇透說,自己其實很佩服主角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的精神,因為他面對任何事情總是採取充滿希望和樂觀的態度,即使他眼前面對的情況是非常艱難甚至險峻的,他還是很樂觀的去看待,甚至去安慰身邊的人,「所以在翻譯這本書時,常常要停下來哭一哭然後再繼續翻這樣。」

但王儷靜也透露,其實這中間自己曾一度不想翻下去了,因為情緒整個被內容影響到,覺得太傷心了!王儷靜進一步解釋,自己非常喜歡裡面牧師娘這個角色,「後來繼續翻下去是覺得,我想,如果她(牧師娘)站在我旁邊,她一定會跟我說:『你不可以放棄啊!你一定要繼續下去、你怎麼可以放棄?』哈哈哈,我覺得啦!」

新書分享會當天,不少讀者拿著剛出版的《熱蘭遮之淚》讓遠從荷蘭回台的王儷靜簽名。(圖/記者張雅筑攝)

▲新書分享會當天,不少讀者拿著剛出版的《熱蘭遮之淚》讓遠從荷蘭回台的王儷靜簽名。(圖/記者張雅筑攝)

談及牧師娘這個角色,王儷靜說,其實自己曾和作者討論,因為她想不透為什麼他們願意來台灣,因為那年代的傳教士來台的平均壽命才6年,「來了可能就回不去,為什麼還要來?」但主角阿諾德斯‧溫世繆牧師堅信他們會是例外,所以還是冒險撘船到台灣。會喜歡牧師娘這個角色,是因為她是名非常活潑和勇敢的女性,王儷靜微劇透表示,他們夫妻倆到台灣的第一件事其實是埋葬他們的第一個孩子,面對如此悲痛的事情,牧師娘卻相信,孩子還是會回來到他們身邊的,可以再生第二個孩子,豈料第二個孩子也在1歲多病逝。在台灣接連送走兩個小孩,牧師娘終於崩潰地說:「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我的小孩...」

接連送走自己的心頭肉,作為母親的當然難以接受,但阿諾德斯‧溫世繆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妻子,只能靠著信仰還有念聖經來安撫太太的悲傷。王儷靜表示,這一段過程對他們夫妻倆來說真的是很大的傷痛,可是她很開心看到阿諾德斯‧溫世繆與太太從未忘記過初心,那就是勇敢和樂觀。「所以後來我認為這本書需要回到台灣的原因是,雖然這個故事是個悲劇,可是阿諾德斯‧溫世繆他在每天的日記裡,他對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充滿樂觀和有信心的,即使知道說這個大環境不是他能夠左右的,他還是都很樂觀,所以我就期許自己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

王儷靜毫不避諱的劇透說,《熱蘭遮之淚》是一本被悲劇結局的小說,雖然讓人傷心,但可以帶回到台灣補上那缺一角的歷史,讓她覺得,完成這使命很有意義。(圖/記者張雅筑攝)

▼▲王儷靜毫不避諱的劇透說,《熱蘭遮之淚》是一本被悲劇結局的小說,雖然讓人傷心,但可以帶回到台灣補上那缺一角的歷史,讓她覺得,完成這使命很有意義。(圖/記者張雅筑攝)

王儷靜毫不避諱的劇透說,《熱蘭遮之淚》是一本被悲劇結局的小說,雖然讓人傷心,但可以帶回到台灣補上那缺一角的歷史,讓她覺得,完成這使命很有意義。(圖/記者張雅筑攝)

王儷靜直接點出結局是殘酷的悲劇,但她說,從阿諾德斯‧溫世繆的日記卻還是看到他充滿希望寫下一句話:「早晨,一陣微風吹過。這將是美好的一天。」這是日記裡的最後一句話,看似浪漫、樂觀但其實那句點就是他的人生,那句話的背後藏著死亡的結局。

在翻譯的過程深刻感受到那酸甜苦辣,王儷靜說,她還一度泣不成聲而無法繼續翻譯,但讓她振作完成使命的正是阿諾德斯‧溫世繆牧師夫妻倆的精神,那就是他們不會逃避和半途而廢,「這本書雖然是讓人傷心的,但同時也帶給了我很多勇氣和正向觀念,我希望翻譯後的《熱蘭遮之淚Niet Zonder Tranen》不僅補上台灣歷史拼圖缺失、被遺忘的一塊,也希望能帶給華語世界的讀者們,在面對未知和困難時,可以從溫世繆牧師的經歷中汲取安慰、勇氣與毅力。」

#三立獨家 Exclusive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