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報稅攻略】很多人不知道!別急按「下一步」 他多做1事節稅3萬元

生活中心/陳慈鈴報導

手機報稅若有需要列舉的扣除額,記得改為編修模式手動編輯。(圖/翻攝自財政部臉書)

▲手機報稅若有需要列舉的扣除額,記得改為編修模式手動編輯。(圖/翻攝自財政部臉書)

你報稅了嗎?現在報稅相當方便,用手機就可以輕鬆完成!不過,近日有網友就發現,手機報稅別急著按下一步,多做一個步驟立刻讓他省下3萬元。這則消息引發廣大迴響,不少網友趕緊檢查自己的報稅資料,省下不少荷包。

一名網友在《Threads》分享自己的報稅經驗,發現房貸利息並不會被自動帶入扣除額, 但是經過他手動填入後,立刻省下三萬多元。這則貼文吸引超過76萬次瀏覽,網友討論熱烈,「前幾年都忘記填入,損失慘重」、「我加了20萬利息進去也才少2000稅,怎麼省到3萬太厲害」、「超中肯,是用過才知道的冷知識,三萬多不是小錢,真的該大力宣傳!」

還有內行人提醒,手機報稅別只按「下一步」,因為此舉可能會沒用到列舉扣除額,讓荷包白白大失血。根據財政部節稅手冊指出,列舉扣除額包括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購屋借款利息等。提醒民眾如果有相關支出,記得要切換「編修模式」,以手動編輯的方式節稅。

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

一般扣除額的「列舉扣除額」,包含以設定地上權方式之房屋使用權向金融機構借款所支付利息。

● 適用範圍:每戶以1屋為限,且房屋為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所有;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於113年度在該地址已辦妥戶籍登記,且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向金融機構借款購屋支付利息。

● 金額:支付利息應先扣除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後,以其餘額申報扣除,且每戶以30萬元為限。

● 證明文件:當年度繳納利息單據正本。提醒利息單據上如未載明該房屋之坐落地址、所有權人、房屋所有權取得日、借款人姓名或借款用途,應由納稅義務人自行補註及簽章,並提示建物權狀及戶籍資料影本。

所得稅節稅秘笈

● 綜合所得稅淨額(即「綜合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一般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 稅率 – 累進差額 = 應繳稅額。

● 免稅額:每人9.7萬元;年滿70歲的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每人14.55萬元。

● 標準扣除額:單身13.1萬元,夫妻合併申報26.2萬元。

● 列舉扣除額

 ○ 保險費:每人2.4萬元。

 ○ 捐贈:每戶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

 ○ 醫藥及生育費支出:核實認列無金額限制。

● 特別扣除額

 ○ 薪資所得:每人21.8萬元。

 ○ 身心障礙:每人21.8萬元。

 ○ 財產交易損失:不超過當年度申報之財產交易所得,3年內皆可抵扣。

 ○ 儲蓄投資:每戶27萬元。

 ○ 長期照顧:每人12萬元。

 ○ 房租支出:每戶18萬元。

 ○ 6歲(含)以下幼兒學前:第1名子女扣除15萬元,第2名及以上扣除22.5萬元。

 ○ 教育學費:每人2.5萬元。

#2025報稅全攻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