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終結兒虐・陪你長大」護兒集會行動10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圖/翻攝畫面)
台北惡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涉嫌虐死1歲10個月男童「剴剴」(化名),5月10日下午有一場「終結兒虐・陪你長大」護兒集會行動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這場活動由主辦單位「剴剴網路媽媽群」主辦,並自稱由全台關心兒少權益的家長與民眾自發串聯而成。預計吸引上萬民眾參與,提出【六大訴求】,盼與政府一同正視兒少保護制度的漏洞,從制度層面推動改革,避免下一起憾事發生。
這場集會行動源自 2023 年底震撼社會的「剴剴案」:一名僅 1 歲半的男童,在等待出養期間遭保母虐待致死。期間鄰居曾耳聞哭聲,保母聘請的外傭亦目睹異常,卻無人報警;保母明確表示不願照顧,社工卻毫無作為;即便孩子身上有明顯瘀傷,也未被通報。此案突顯我國兒少保護體系斷鏈嚴重、協作失靈,改革勢在必行。
主辦單位「剴剴網路媽媽群」提出六大訴求,期盼與政府共同推動制度轉型,同時亦嚴正譴責雙北市政府與兒福聯盟在本案中的失職。行動將廣邀來自社福、教育、法律、醫療、媒體等多領域專業人士聲援,同時也將有藝人、網路意見領袖等兒權倡議者到場支持,向政府與社會傳達最真切的呼聲。
【六大訴求】如下:
一、設立「兒少保護部」建議政府設置專責單位,整合檢警、社政、教育與醫療等系統,建立即時通報與跨機關合作機制,讓保護措施能快速啟動。
二、增設有給職兒少保護專責醫師 由專職醫師全面訓練社工、警察、醫療、教師等人員,同時與社政、司法緊密溝通合作,建構蒐證即時、及早介入安置之反應處理機制,並提供親職教養、育兒指導及協同訪視服務。
三、設立兒虐專責公務員(社工)並加強兒虐辨識訓練 推動兒虐處理專責公務員(社工)制度,給予社工足夠的兒虐辨識與應對訓練,提升處理效能與反應速度。
四、推動「訪視助理員」制度,強化第一線防護網 面對社工人力吃緊,建議導入助理員制度,協助進行預防性訪視與高風險家庭追蹤,並導入「視訊訪視」輔助作業。
五、增訂刑法第 271-1 條「虐殺兒童罪」 主張對於虐殺 12 歲以下兒童者,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並列入不得假釋條款,展現國家對兒童生命安全的重視。
六、授權在「未定案」前即隔離受虐兒童與疑似加害人 強調「保護優先」原則,建議賦予法律授權,讓社工與執法單位可於案情未定案前即進行安全隔離,並保障相關人員免於法律責任。
主辦單位表示,這場集會將以「孩子的生命,不能等」為核心訴求,喚起更多人關注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