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網路拍賣越賣越窮?假買家橫行網購平台詐6億 刑事局揭4話術

圖、文/鏡週刊

隨著網路購物日益普及,於各網購平台交易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根據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近年「假買家騙賣家」的詐騙手法案件快速攀升,僅2025年1至4月,累計此案類的財損金額已達新臺幣5.9億元,僅次於各樣態之假投資詐騙,民眾很容易就會掉入此類詐騙陷阱,亟需社會多加注意防範。

北部1位王姓女大學生上月於社群平台Threads張貼出售演唱會票券訊息,遭詐騙集團鎖定。假買家先假稱需使用綠界ECPay進行交易,並謊稱已完成匯款,傳送看似官方的訂單連結(https://m.ecpayetw.com/s/K6WELIWV,已停止解析),引導王女點選確認。

詐團要求以綠界pay交易。(刑事局提供)

▲詐團要求以綠界pay交易。(刑事局提供)

頁面顯示王女尚未綁定收款帳戶,需聯繫「客服」進行資訊完善,假買家進一步稱該訂單無法取消,要求王女聯繫所提供之綠界客服連結,否則將對她提告,王女受驚下依指示點入假客服連結(https://chat.ecpayetw.com/kefu/671e36eadb860 ,已停止解析)。

該名假客服再傳送QRcode誘導王女加入假冒「銀行客服專員」的LINE帳號,隨後進行語音通話。對方以「帳戶驗證」為由,指示王女將名下銀行、iPASSMONEY等帳戶資金,分別匯入多個指定帳戶,並聲稱驗證完畢後即會返還,最終王女共匯款逾12萬餘元後,卻遲遲未見退款,始驚覺受騙。

佯稱被害人未經代收款項驗證,導致無法使用帳戶,揚言要對被害人提告。(刑事局提供)

▲佯稱被害人未經代收款項驗證,導致無法使用帳戶,揚言要對被害人提告。(刑事局提供)

刑事警察局指出,「假買家騙賣家」詐騙手法常與偽造客服網頁或交易平台搭配,這些連結域名極度仿冒官方網站,一般人難以察覺異常。此外,詐騙集團會透過話術使被害人誤認帳戶或金流必須驗證,再以LINE語音或假客服指引,誘騙被害人分次轉帳。

另外,正常之金融身分驗證多以簡訊OTP方式,且僅會以1元授權驗證,若有要求匯出大筆金額進行所謂「帳戶驗證」「開通金流」「綁定帳號」,及騙稱請提供OTP密碼等操作,均屬常見詐騙話術。

刑事警察局呼籲,民眾於網路販賣商品時應慎防聽從對方指示的私下交易行為,勿點選陌生人傳送的連結,另若有「要求匯款到多個不同帳號」的特徵就是詐騙,如交易過程感到可疑,應立即切斷與對方之連線,並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以保護個人財務安全。


更多鏡週刊報導
詐團監控車手太兩光 勇警破窗負傷壓制逮
有片/博愛特區車輛暴衝8人傷 現場驚悚撞擊畫面曝光
中國人士1人泅泳企圖偷渡大膽 海巡攔截嚴防灰帶襲擾

外稿

【#直播中LIVE】波音787首例!印度航空「起飛墜毀」 242人生死不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