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葉丙成曾曝光過人生最該追求的標籤-你是否真實地、自由地、快樂地活著。(圖/翻攝自「三立新聞網」)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過去因為「翻轉教育」爆紅,但是最近因為台大性平風暴捲入「關心卻洩個資不刪文」、「中央大學演講遭踢館」、以及遭到「7位民進黨立委聯合發布譴責」,請假一個月待調查之後,再被指圖利商引爆更大爭議。這使得他過去談翻轉教育蒙塵,著作《為未來而教》提到「人生最該追求的一張標籤」也引爆討論。
人生最該追求的那張標籤,不該是名校、不該是頭銜,而是——你是否真實地、自由地、快樂地活著。
葉丙成遭「中央戰神」怒嗆踢館、「7立委聯名譴責」、「請假靜待審議」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有「最頑皮」的電機系教授之稱,新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為未來而教」翻轉教育吸引美、德、中、韓、新加坡等教育圈的重視,2014年曾帶領學生團隊打敗哈佛、北大名校,拿下「全球教學創新」首獎。
但11年之後,2025年因為台灣大學性平事件,教育部次長葉丙成「關心卻洩個資不刪文」,遭到受害學生強調,「你踐踏著我的傷口和隱私,鞏固著你的形象和權力。葉丙成,你純白的人設,潑染著性案件被害人鮮紅的血淚。」。5月20日葉丙成到中央大學演講,遭學生「連4問怒嗆」,葉丙成才終於刪文。後遭到7位民進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發聲明譴責。葉丙成請假等待調查,教育部回應會依照《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審議,以確保處理程序公正與結果的公信力。

▲葉丙成曾曝光過人生最該追求的標籤-你是否真實地、自由地、快樂地活著。(圖/翻攝自「三立新聞網」)
葉丙成因「翻轉教育」翻紅 「人生最該追求的一張標籤」觀點受矚目
葉丙成在《為未來而教》的結語「人生最該追求的一張標籤」中說………….
我們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從小就迷失在各種各式各樣追求的標籤當中,我小學的時候拚的是「全班第一」。中學時拚的是「建中」、「資優班」、「數學競試」。大學時拚的則是「系學會會長」、「書卷獎」。到了碩士,拼的是「留學名校」。 工作後,拚的就是「某校教授」。在 35歲前,我的人生似乎就是不斷的追求標籤。只有眺望標籤,才能讓我生起動機去拚。只有得到標籤,才能讓我感到安心。
悲哀呀,這是一個被標籤桎梏的人生。在追求標籤的過程,是辛苦的。但在自己心中總是有這種感覺,彷彿這些標籤都有神奇的力量,只要追求到了、貼到自己身上,就可以搖身一變、法力無窮。「只要進了建中,就一帆風順了!」、「 只要進了台大,以後人生就一帆風順了!」、「只要拿了名校學位,以後找工作就一帆風順了!」、「」只要能進大公司,「以後職涯就一帆風順了!」
有嗎?聰明人一看上面的歷程就知道了,標籤,根本是自我催眠的最大騙局。靠標籤來標定自己價值的人,這輩子只會不斷的在為爭取下一張更大的標籤而汲營。 你說:「我這樣一直在追求標籤,也是有向上提升,也是有成長啊!而且還能夠得到眾人稱羨的眼神」 你說的沒錯,但重點,這樣的人生你快樂嗎?
一個標籤,之所以熱門,就是因為眾人稱羨。可是
為什麼你的價值要由別人來標定呢?
為什麼你成功與否得靠接收別人對你稱羨的眼神來自我肯定呢?
為什麼你自己不能決定自己的價值是什麼?
為什麼你不能靠自己判定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
因為你從來沒有好好想過自己的人生要怎麼過。
因為你從來沒有用心探索自己的天分在哪裡。
因為你從來沒有深刻思索自己的人生意義。
對很多人來說,想這些事情太累了,這些東西都是要好幾年不斷探索、思考、再探索、再思考、再調整。這好累啊!
更可怕的是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天啊,從幼稚園到大學,一直都被訓練什麼事情都要有標準答案的人,一個題目只要十分鐘還找不出標準答案的,就焦慮到不行。 更何況這是一個探索數年也不確定有沒有答案,答案對不對的問題?太累了,甭想了,就投降吧!直接去追求庸庸眾生所仰望的標籤不就好了?

▲葉丙成曾曝光過人生最該追求的標籤-你是否真實地、自由地、快樂地活著。(圖/翻攝自葉丙成臉書)
只要能拿到人人稱羨的標籤,卻只有茫然和空虛
只要能拿到人人稱羨的標籤,不就能在庸庸眾生之中鶴立雞群?只是當拿到標籤後,才發現並沒有得到新的神奇法力,反而是對下一個階段人生的茫然和空虛。 於是,只好再繼續尋找下一張標籤來追求。如此過程,不斷循環,直到有一天年紀大了,氣力放盡、無力再追為止。簡直是無間地獄…
如此地獄,如何解脫?只能靠自己!不管身上貼了再多花花綠綠的標籤,標籤下面的你,還是你。外人看不透你,但你看得透自己。你有多少能耐、多少成長、 多少進步,你都知道,何必靠標籤來掩飾?

▲葉丙成曾曝光過人生最該追求的標籤-你是否真實地、自由地、快樂地活著。(圖/翻攝自葉丙成臉書)
自己的價值,由自己探索,由自己決定,毋無需假手他人。這樣的路,或許一時間得不到肯定,甚至受到許多人質疑、說風涼話。但唯有堅持下去,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的道路。
人生是由我們所做過的那些事所組成的,不是由我們收集到的那堆標籤所組成的。讓我敬佩的地方的那些前輩,他們之所以能夠讓我尊敬,都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和他們努力投入的那些事,讓我深深的感動,他們不需要任何標籤,因為他們的名字,便代表了他們的價值。
很慶幸的,35歲後的我也已再不繼續標籤人生了。在多年的探索之後,我找到了我的夢想,我的使命、和我的方向。這樣的人生,非常充實,非常愉快。當每個人能找尋到人生方向,活出自己的價值時,屬於我們的那張終極神秘標籤自然會浮現:
人生最該追求的一張標籤,就是自己的名字。
You are what you are, your name speaks for yourself.
各位朋友,你想建立自己的品牌人生,還是繼續過著不斷追標籤的代工人生呢? 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後盾,一起加油,讓我們跟我們的下一代,能從此擺脫標籤人生,找到自己的真正價值!

▲葉丙成曾曝光過人生最該追求的標籤-你是否真實地、自由地、快樂地活著。(圖/翻攝自《為未來而教》封面)
本文撰寫與摘自天雜誌、親子天下出版之《為未來而教:BTS葉丙成的BTS教育新思維》
▼【葉丙成演講遭大學生4連問洗臉!】他氣炸舉「作秀網紅春聯」轟:為什麼不回覆 葉丙成尷尬收包包閃離(影片來自YouTube-三立新聞網SETN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