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靚緯/南投報導

▲南投一名婦人日前到地政事務所抵押房產900萬,承辦人員直覺有異,立即通報警方阻詐。(示意圖/資料照)
近來「地面師」詐騙案件頻傳,南投縣1名婦人日前到地政事務所,要求設定抵押房產900萬元,承辦人員直覺有異,立即通報警方,及時攔阻婦人抵押止損。南投縣政府地政處提醒,土地買賣交易簽約前應確認賣方身分真偽,當對方急促要求簽約,或是強調「限時優惠」等話術,應提高警覺,並進一步求證。
地政處指出,「地面師詐騙」是指不法分子假冒土地所有權人,或持偽造授權文件將非本人所有土地進行交易,手法包括偽造身分證、印鑑證明及買賣契約等,甚至會與人頭戶、非法仲介勾結,藉此達成過戶目的。近日有民眾因未確認賣方真實身分,誤信低價出售土地的話術,簽署買賣契約後才驚覺受騙,導致金錢損失並捲入法律糾紛。土地交易雖屬民事行為,但如涉及偽造文書或詐欺行為,恐觸犯刑責。
地政處提醒民眾,在進行土地買賣交易時,建議親自或透過地政士到地政事務所查驗土地登記資料、身分證件及印鑑證明,勿僅憑對方提供的影本或合約。同時透過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查詢土地交易實價、使用分區等資訊,保障交易安全。
另外更要慎選具有登記證號與良好信譽的經紀業者,並保留完整交易紀錄與聯絡方式,在簽約前,應針對合約條文涉及的法律責任諮詢專業律師或地政士意見,降低風險。若對方急促要求簽約或強調「限時優惠」,就應提高警覺,避免在未查清情況下草率交易,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