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厚瑄/台北報導

▲橘子關懷基金會自2021年起支持阿果(右)「前進十四峰」計畫,至今已完成個人第10座高峰攀登;左為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橘子集團執行長劉柏園。(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台灣極限登山家「阿果」呂忠翰今年5月第5度挑戰世界第7高峰、8167公尺的道拉吉里,成功以無氧方式登頂,這也是他個人生涯完攀的第10座8千公尺高山,呂忠翰日前出席分享會,也透露2026年底前將完成剩下4座的挑戰,希望明年就能成為台灣「無氧完攀14峰」第一人。
橘子關懷基金會長期倡議冒險價值,透過支持和行動鼓勵年輕人勇於跨出舒適圈、勇敢追大夢,自2021年起與極限登山家呂忠翰一起推動「前進十四峰」計畫,今年五度探訪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Dhaulāgiri, 標高8,167公尺),並成功無氧攻頂,拿下個人的第10座八千米高峰。
從2018年至今,阿果歷經三次面對天候惡劣、雖已接近峰頂仍因安全考量果斷撤退;更曾在一次疫情期間,全隊確診被迫中止行程。過去的經驗成為未來的養分,阿果在今年第五度出發挑戰時,不僅對山況有更高的掌握度,能妥善安排攀爬的節奏,更與登山團隊緊密溝通計畫細節,為攻頂打下堅實基礎,也實踐了橘子關懷基金會所倡議的:「冒險,是做好準備再出發。」

▲在八千米高峰上,攀登團隊能否有效率、有默契地分工合作是成功登頂的一大關鍵,紮營時十幾人同時擠在三四頂帳篷內也是常有的事。(圖/呂忠翰提供)
除了精準的風險控管,阿果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來自各地的攀登者在基地營分工合作:氣象分析、路線規劃、物資補給缺一不可。然而他也坦言,團隊默契可能比高山上的天氣還難預測:「到了攻頂階段,隊員是否有共同目標、能不一起前進,都取決於當下的溝通與判斷。」
自2013年起開始挑戰8千公尺高山,呂忠翰迄今已完成10座,他表示,希望明年能把這14座高山都完成,預計會先瞄準第11高峰、G1加舒爾布魯木一峰,今年夏天就會前去挑戰。另外他還差第6高峰卓奧友峰、第14高峰希夏邦馬峰,至於世界第1高峰聖母峰,會擺在最後一座完成,阿果笑說,「每登上一座山,就像打開一扇更高的門,讓我對未知世界更加好奇與嚮往。」

▲台灣登山好手「阿果」呂忠翰。(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橘子關懷基金會也將持續成為阿果最堅強的後盾,不僅與他一同共擬策略,更提供裝備補給、醫療資源、風險評估等支援。橘子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陳秉良表示盛讚阿果是「百年一遇的登山奇才」認為他擁有相當有趣的靈魂,:「橘子關懷基金會相信,冒險精神不只是極限運動的專利,而是一種面對人生每一次挑戰的態度。」他也強調冒險教育就是身教要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冒險不是個人的事,用遠征的方式往前走,也希望能持續透過冒險小聚,分享這些路上的故事和冒險者的心理想法。

▲橘子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陳秉良與「阿果」呂忠翰。(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接下來不只是阿果要出發,橘子關懷基金會也將號召更多冒險夥伴一同實踐「GoNext」,打造專屬台灣的冒險文化,讓每一次為夢想跨出舒適圈的勇氣,轉化為更多年輕人挑戰自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