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紀念蔣介石的博愛座早已變「搏鬥座」!立院通過修正草案更名「優先席」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上週發生一起因為博愛座讓座,導致中學生被罵到哭的新聞,再度引起各界對於博愛座的討論。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在今(23)天審查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修正草案,送進二讀,目標本會期三讀。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說,從此「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

博愛座讓不讓一直是爭論不休話題。(圖/資料照)

▲博愛座讓不讓一直是爭論不休話題。(圖/資料照)

林月琴說,學生讓了座,卻還被罵?從此「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今天,《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完成審查,送進二讀。

​林月琴表示,「博愛座」這個名字,其實是為了紀念蔣介石。民國65年,他過世一周年,台北市公車業者設置特別座位,讓老弱婦孺優先乘坐,這就是博愛座的開始。後來民國102年修法,規定大眾運輸工具必須設博愛座,占總座位15%。交通部106年也訂出相關辦法,全面落實。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說,從此「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圖/翻攝自林月琴臉書)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說,從此「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圖/翻攝自林月琴臉書)

​但這幾年,博愛座變成一種壓力。林月琴直言,不是沒讓座,就是一場公審。學生讓了座,還被罵動作太慢、表情不好看,甚至被拍影片,上新聞。這個本來出於善意的制度,現在卻變成製造對立的來源。老人被說倚老賣老,年輕人被罵冷漠沒禮貌。最後,連真心想讓座的人也開始退縮。

​其實問題不在人,而在於制度過時了。林月琴強調,讓座,應該出自同理心,不是義務。所以她主張:博愛座應改名為「優先席」(Priority Seat)。有需要的人優先,沒人有需求時,誰都可以坐。法律應引導,不該壓迫。若能修法改名,再加強宣導,相信社會能少一點爭吵,多一點理解。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也說,博愛座改名優先席,明定:身心障礙者或有其他實際需要者優先乘坐。他提到,上禮拜發生一起因為博愛座讓座,導致中學生被罵到哭的新聞,再度引起各界對於博愛座的討論。這些年,博愛座爭議事件多到網友戲稱:博愛座已經變成「搏鬥座」了。

劉建國說,他本週輪值召委就火速排案,立即審查《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邀集朝野立委共同討論修法。在朝野共識下,最終依照他提案修正動議版本通過:未提供對號座之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或有其他實際需要者優先乘坐之優先席。

除修法外,針對優先席仍有三個層次問題,需要政府單位立即來處理。第一,目前國內博愛座的圖示,高鐵、台鐵、公車、捷運全都不一致。這種制度不統一的問題,在這次修法必需予以改正,因此我提出「附帶決議」,要求交通部、衛福部必需訂定全國統一的圖示。

同時,對已經有49年使用習慣的博愛座改名優先席,衛福部、交通部等單位,也必須同步進行全國性宣導,讓國人了解不論是身障者、老弱婦孺或身體不適等隱性需求者,都能安心使用優先席。

劉建國進一步表示,除了前面兩個層次問題外,還有第三個層次,就是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人員的訓練,如何讓相關人員能辨別需求者,協助解決座位需求問題,這也是修法後,相關單位要積極進行的人員培訓。期盼透過這次修法,同時政府部門也積極改進過去不足之處,可以讓「優先席」成為台灣最美的新風景。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則說,白綠共識。剛才衛環委員會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草案,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希望避免「博愛座」變「搏鬥座」的事件一再發生。看到有人坐優先席,不要隨便要人讓位,因為他可能有隱形需求。

 

#博愛座讓不讓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山除薇害」控王鴻薇系統性打壓罷團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