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光偉/台北報導
金馬導演蕭菊貞歷時五年拍攝的紀錄片《造山者》上映後票房告捷引發迴響,內容回顧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奮鬥歷程,一群造山者們,在台灣處於中美斷交的歷史轉捩點上拚出自己的護國神山撼動世界。三立新聞網節目《上課了!地緣經濟學》獨家採訪台灣半導體關鍵材料整合服務龍頭崇越科技,揭開與台積電合作的秘辛,也對目前全球地緣政治不穩定的環境布局提出風險因應建議。

▲崇越科技認為台積電積極高要求的工作文化會感染供應鏈,是讓台灣半導體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圖/翻攝自一鍵看世界頻道)
崇越集團執行董事李正榮認為,地緣政治不穩定的確會影響企業的全球布局,但崇越作為材料供應商,是以客戶需求為優先規劃,並且跟著客戶的腳步走。以台積電為例,不管是到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或是未來的德國德勒斯登,崇越都會跟進,確保台積電晶片的製造過程材料供應不會出問題,成本並非首要考量。李正榮認為,崇越要面對的地緣經濟風險就是匯率變動,公司內部都會進行各種預判和評估。
崇越科技首席執行長陳德懿表示,要能與台積電長期合作,壓力當然非常大,遇到任何突發狀況,都得快速應變,也因為如此讓崇越快速成長。
李正榮說:「若遇到台灣地震,台積電會第一時間找我們,他們半夜會打電話來要料、找不到人就直接打到老闆那裏去。」這種緊密的供應鏈合作,也成就了今日全球最完整的半導體生態系。
美國總統川普曾經對外表示,台灣偷走了美國的晶片,聽在李正榮和陳德懿耳裡並不認同。李正榮表示台灣沒有偷美國晶片,而是用嚴謹的工作態度創造產業價值,造出來的晶片良率就是比其他半導體廠更好。陳德懿也說,台積電晶片的品質在蘋果手機挑選供應商時嶄露無遺,一起競爭的韓國三星最終敗陣,從此奠定台灣半導體在全球領先的地位。
至於台灣有機會再造第二座護國神山嗎?陳德懿認為或許可以,但仍需要時間以及政府政策配合。陳德懿表示目前的人才大多想進台積電和半導體業,對其他產業已經出現失衡現象,其他有潛力產業如生技、健康產業因為缺乏人才投入進展就會變得緩慢。
李正榮表示,半導體、綠能循環、和大健康產業是崇越集團目前發展的三大主軸,也是全球未來趨勢,除此之外,他還特別點名其中一項產業,可能成為明日之星,目前正在觀察之中,已經有不少國家投入研究,到底是什麼樣的產業讓李正榮如此高度關注?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上課了!地緣經濟學》。
▼【上課了!地緣經濟學】造山者們的逆襲:台灣半導體如何變世界霸主?How Taiwan's Semiconductors Rose from Sand to Global Supremacy(影片來自YouTube-一鍵看世界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