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品鈞、興仁暐、SNG / 台北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至,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在美東時間7月7日中午12時起,向多個貿易夥伴寄發關稅通知信引發全球關注。專家預估,若台灣在首波公布名單中,按照美越談判結果推估,美台稅率可能是14%,但若不在首波名單也非壞事,代表能以暫緩稅率繼續談判。而關稅談判進度究竟如何,經濟部長郭智輝三緘其口。

經濟部長郭智輝vs.記者:「(部長關稅的部分部內有評估接下來...)我們再請發言人跟各位報告好不好。」
關稅談判進度,經濟部長郭智輝三緘其口,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7月9日到期。
川普在社群宣布,美國時間7月7日中午12時,也就是台灣時間7月8日0時,將向多個貿易夥伴寄發關稅通知信,可能是12 個,也可能15個,全球關注,財經專家預判兩種情境。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越南現在給美國的承諾,跟我們總統府之前所強調的承諾類似,越南如果可以拿到20%的關稅,照比例,我們台灣應該可以拿到13.9%,四捨五入14%的關稅。如果說沒有收到,那進一步就是說,他還會有第二波的公布,第二波如果在九月的話,這個對我們也不是壞事,也就是目前的關稅稅率應該是持續的。」

行政院長卓榮泰(2025.07.05):「最敏感的產業我們一定會守住,工業也是,農業也是。」
日前行政院長卓榮泰承諾會守住敏感性產業,川普也說半導體產品排除在外。但不管關稅降多少,部分產業衝擊還是少不了。
根據經濟部預估,衝擊較大的恐怕是傳統產業,包括機械、鋼鋁製品、汽車零組件、手工具、自行車、紡織製品等,在野黨立委憂心忡忡。

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啟楷:「我們從美國這邊聽到,可能關稅是高的。」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我想真的不需要有太多的臆測,我們就是全力支持政府。」
川普一開始對台灣開出32%關稅條件,近期又表示部分國家可以在10%到20%之間。台美對等關稅談判三個月,結果最快8日就要揭曉。數字大小對台灣外貿及各產業影響牽一髮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