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盤前/全球AI大佈建 散熱3雄要緊握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散熱解決方案成為AI供應鏈重要一環。(圖/資料照)

▲散熱解決方案成為AI供應鏈重要一環。(圖/資料照)

隨著AI伺服器晶片功耗持續攀升,傳統氣冷與現有水冷方案已逐漸無法滿足高熱通量需求,散熱產業正邁向跨界整合新時代。最新市場觀察指出,次世代水冷模組設計熱度漸起,台灣散熱廠正積極布局高技術門檻的微通道水冷解決方案,意圖搶占未來主流市場主導權。台股散熱三雄包括雙鴻(3324)、健策(3653)、奇鋐(3017)。

法人報告指出,目前NVIDIA新一代AI GPU架構(如Blackwell、Blackwell Ultra)的散熱系統設計已大致底定,但市場已開始討論Rubin、Feynman等更高階平台所需的新一代冷卻模組。業界初步構想,是將水冷板、均熱片與封裝蓋板整合為一體化設計,縮短熱傳路徑、降低熱阻,提升散熱效率。

現行主流的Macrochannel水冷板內部水道寬度約1至3公釐,易量產、結構單純,但因熱傳路徑較長,已無法應對未來AI伺服器高熱密度需求。市場關注的新方案Microchannel Lid Cold Plate,水道僅20至300微米,直接整合於封裝蓋,冷卻液貼近裸晶散熱,大幅提升效率。不過,由於微通道加工難度高、流體壓損大、封裝設計限制多,該技術尚處開發階段,跨界合作與技術整合能力成為產業競爭新門檻。

輝達轉身AI基建商 伺服器首重什麼?

產業專家指出,台灣散熱供應鏈原本的分工模式——水冷板、均熱片與封裝蓋板各自為政——未來將被高整合模組取代。這將重塑市場版圖,促使散熱、液冷與封裝廠商從合作夥伴轉為競爭對手。

在此趨勢下,技術實力領先的台廠備受矚目。雙鴻(3324)受惠伺服器散熱由氣冷轉水冷的市場潮流,單機櫃散熱組件產值已大幅提升,公司並投入次世代水冷板研發。法人預期,隨著GB系列伺服器出貨放量,雙鴻2025、2026年營運可望連續成長,維持「買進」評等。而健策(3653)、奇鋐(3017)同樣積極卡位微通道水冷技術開發,市場預期未來勝出者有機會掌握高階伺服器散熱主流市場主導權。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遭爆帶妻出訪 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親自回應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